今天這篇文章我們來了解一下關于外彙中交易商的選擇,希望對大家的投資有所幫助。
選擇一個合适的經紀商進行交易,有以下幾點是值得考慮的。
一、資金安全
任何銀行和公司都有破産的可能性,所以資金的安全隻是相對而言的。對于一般國内客戶,國内銀行的資金安全性最好,特别是準備投入一定規模資金的客戶,這是首要選擇。由于國内法律不允許投資者通過境外公司進行交易,同時境外的法律對國外公民少有保護,所以這裏并不贊同投資者和境外經紀商發生業務往來。
如果有投資者貿然通過網絡進行境外炒彙,則一定要先調查經紀商被監管的情況,同時看其注冊資本是多少,目前淨資産是多少,資本金少的很容易破産;此外,最好是選擇公司自有資金和客戶資金相隔離的經紀商,防止經紀商随意挪用客戶保證金;如果是同一交易平台,最好選擇直接跟做市商或經紀商合作(而非其代理商),避免因代理商問題造成的損失;真正開戶時最好先小金額開戶,看看操作情況,并在有赢利後先提款一次,看看回款可行性和回款速度。
關于資金存放的安全性,主要是看經紀商的所在國是否有監管機構,經紀商是否在監管機構注冊。監管機構通常制定相應的行規,在不同程度上對經紀商的行爲起約束作用,同時力圖保護客戶的利益。投資者可以通過它們的網站查詢經紀商的注冊情況、客戶起訴備案,或提出投訴(如果選擇國内銀行進行交易,就沒有這麽煩瑣的确認工作)。
在外彙保證金業務開始于90年代後期的歐美市場,由于它的高風險性、投機性和監管的複雜性,各國政府持不同的态度。但一些歐美國家,還有日本以及香港,已經開始接受外彙保證金并對它進行監管。對外彙保證金進行監管的國家或地區包括: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日本和香港等。它們對外彙保證金的監管程度不盡相同,但共同的特點是:對外彙保證金的規範主要參照證券或期貨的行規,而不單獨立項;必要時,頒布專門的指南或條款進行補充,例如美國和香港就是如此。
現将這幾個國家或地區的監管機構做一些概述。
1、英國:FSA
英國的監管機構FSA(theFinancialServicesAuthority)是由政府設置的,政府界定它的行業規範行爲以及權限。2000年的《金融服務與市場法》授于這個機構權力。但它又是獨立的非官方的機構,經營資金完全由來自被監管的機構所交付的會費。FSA制定行業标準,要求受規範的金融機構和公司遵守這些标準,如果它們有所違背,FSA有權要求違規的機構向客戶作出賠償。在FSA的網站上,專門有“客戶”的網頁,公布各種違規和欺詐現象提醒客戶注意。但要注意,FSA對外彙保證金交易沒有十分明确或單獨的條款進行規範。
FSA網址:http://www.fsa.gov.uk/。
2、香港證監會:SFC
香港的監管機構SFC(theSecuritiesandFuturesCommission)在性質上類似于FSA,但其職責說明相對具體,外彙保證金業務明确地被列入規範的範疇,受制于1994年9月SFC訂立的LFETO條款
(LeveragedForeignExchangeTradingOrdinanceunderSecuritiesandFuturesOrdinance)這個條款對外彙經紀商的資本金等方面都作了規定。
SFC網址:http://www.sfc.hk/sfc/html/EN/。
3、澳洲:ASIC
澳洲的監管機構ASIC(AustralianSecurities&InvestmentCommission)除了監督金融機構和公司外,還負責辦理與公司的開張、運營以及停業的相關手續。保護投資者的措施主要有兩方面:所有經營金融産品的機構首先需要申請執照(AFS),2004年3月,ASIC還頒布了更爲嚴格的标準以保護個人投資者。該标準包括:金融機構需要獲取必要的執照,必須毫無保留地告訴客戶所有的服務内容、經營方式、如何對待投訴等;另外,從事外彙教學包括網絡培訓的機構,都必須接受認證或持有牌照。但ASIC沒有專門條款針對外彙保證金業務。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