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1x
香港:2025-04-15 20:32:46
  • 紐約:2025-04-15 07:32:46
  • 倫敦:2025-04-15 12:32:46
  • 東京:2025-04-15 21:32:46
  • 悉尼:2025-04-15 22:32:46
  • 香港:2025-04-15 20:32:46
  • 新加坡:2025-04-15 20:32:46
首頁> 資訊> 最新 >正文

高瓴,40億碳中和新基金落地南京

這是一條攸關人類命運的超級賽道,VC/PE顯然沒有理由缺席。

今日(6月16日),高瓴首支人民币碳中和産業投資基金宣布已于近期完成首次關賬,預計總規模逾40億元人民币,并将落地于南京建邺區。

LP陣容曝光——一方面,新基金得到衆多高瓴現有LP的支持,其中諸多LP已投資高瓴旗下多隻基金、現在選擇持續加大在高瓴的資産配置比例。另一方面,還引入了包括地方引導基金、大型産業背景國有企業、專項母基金和多家金融機構。

談及此次碳中和基金的募集,高瓴創始人張磊表示:“綠色轉型已成爲未來最大的确定性,專注新技術投資的VC/PE機構大有可爲。我們希望通過長期資金的支持,推動更多企業和人才加入到低碳轉型大背景下的科技創新和綠色技術相關産業中來,加速推進産業升級。”

悄然間,碳中和已經成爲今年最火爆的募資方向。

又一隻QFLP基金落地,爲何是南京?

值得一提的是,高瓴此次新基金募集嘗試了引進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

所謂QFLP(Qualified Foreign Limited Partners),即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系指境外投資者通過資格審批和外彙資金的監管,将境外資本兌換爲人民币資金,投資于境内股權投資基金。

rrh123獲悉,去年7月南京市出台了《南京自貿區QFLP暫行辦法》。具體來看,落地南京的QFLP基金既可以通過外商獨資或非獨資形式發起設立,也可以采用公司制、合夥制等組織形式。

投資方向則包括了四類:可投資非上市公司股權;可投資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和交易的普通股,包括定向發行新股、大宗交易、協議轉讓等;可投資境内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可從事法律法規允許的其他業務。

同時,試點基金可以按照基金合同、公司章程或者合夥公司的約定進行利潤分配或清算,投資收益彙出境外須符合國家外彙管理的相關規定。

今年1月30日,南京市建邺區首支QFLP基金——南京建邺交銀恒暄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順利通過會商審議,正式成立。這既是交銀集團在南京設立的首支QFLP科創股權投資基金,也是建邺區首支QFLP外商股權投資試點基金。

其實,高瓴新基金落地南京市建邺區并非偶然。這幾年,南京市建邺區積極吸引國内外知名頭部機構落戶,打造了一片創投熱土。

資料顯示,南京市建邺區緻力于打造國家東部地區的金融服務中心,2021年金融業增加值首居全市第一,已累計集聚金融類機構超1000家、股權投資機構近1000家,備案基金管理機構數量和管理基金規模穩居南京市第一。

早在2019年7月,南京市建邺區政府就與東南集團合作設立了南京市建邺區東南高新産業發展基金企業(有限合夥)。這是該區第一支規模20億的母基金,重點聚焦人工智能、集成電路、新一代信息技術産業、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等新興産業。

而在今年3月,南京建邺建信立邺産業投資基金也官宣設立,總規模20億元。該母基金同樣重點支持金融科技、數字經濟、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大健康、智能制造、碳中和等領域的優質子基金和項目。

創投效應正在顯現出來。清科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南京2021年投資金額同比增長高達253.5%,根據投資案例數進入了2021年中國股權投資市場投資活躍度TOP10,緊随北上廣深等超一線城市之後。

作爲曾經的“六朝古都,十朝都會”,南京曾經憑借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成爲海上絲綢之路東海航線的中心城市,并一度是我國東南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如今,這裏正在吸引着越來越多VC/PE組團前來。

這一年,高瓴碳中和怎麽投?

過去一年,創投圈無人不投碳中和。

2021年初,高瓴向被投企業夥伴發出了業内首份“碳中和倡議書”,邀請被投企業們共同擁抱變化,打破發展慣性、加速低碳轉型;随後,高瓴發出了行業第一份碳中和報告《邁向2060碳中和——聚焦脫碳之路上的機遇與挑戰》,梳理了實現“碳中和”八大重點領域以及相關投資機會。

高瓴也早早看到了其中所孕育的重要投資機遇——電力、交通、工業、新材料、建築、農業、負碳排放以及信息通信與數字化等領域,正在不斷湧現一些新的綠色技術和模式。

高瓴創始人張磊曾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表示,綠色轉型正在成爲最大的确定性,而這一确定性正在有力地引導大量社會資本轉向碳中和相關産業。在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的道路上,VC/PE能夠通過不斷探索最優的資源配置,實現社會價值與經濟價值的共赢。從成立伊始,高瓴就将綠色可持續發展理念作爲投資的重要标準,在整個碳中和領域已完成500億規模的投資。

那麽,碳中和應該怎麽投?今年初,高瓴創始合夥人李良分享了在碳中和這一大命題下,高瓴的探索與心得。在此前給高瓴近60家先進制造被投企業創始人的一封信中,李良表示,碳中和已成爲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而中國要實現碳中和,就必須推動整個制造業向先進制造全面升級——先進制造可以不斷精益求精地優化,是可持續的發展;而自然資源則是稀缺和不持續的。

“因此,僅僅通過控制碳排交易、資源調配是不夠的,唯有大規模的升級技術、以新的綠色技術驅動、爲産業鏈上的各個環節制定新标準,才能在零碳時代獲得競争力。”

從這個意義上說,高瓴認爲,碳中和既是外部約束條件,也是“中國制造”最好的發展機遇;要實現碳中和,就必須推動整個制造業向先進制造全面升級。

李良也給出了高瓴判斷先進制造的4個維度。其一,先進制造和傳統制造相比,關鍵是“品質”;第二,先進制造是傳統制造向數據化、網絡化、智能化的升級;其三,要實現先進制造,本質靠人才;第四,實現先進制造的目标,是向全球價值鏈的更高端進軍,從追趕型模式發展到齊頭并進,最終成爲世界領先的“中國制造”。

沿着這一思路,高瓴對先進制造主題下的智能制造、智能出行、新能源及儲能、以及低碳前沿技術等方向,都做了重點布局,投資了包括星星充電、毫末智行、沃太新能源、EcoFlow正浩科技、曜能科技、唐鋒能源等一批技術領先的高成長新企業。

與此同時,高瓴也對農業科技、生物科技、企業服務、低碳生活等領域積極關注,通過深度研究驅動,識别不同行業發展中的瓶頸和痛點,發現最有可能取得創新型突破的企業和團隊,布局了藍晶微生物、摩珈生物、愛科農等優秀的早期創新公司。

今年最火募資方向

如我們所見,碳中和正席卷VC/PE圈。

早在2020年7月,由财政部、生态環境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發起設立的國家綠色發展基金正式成立,注冊資本885億元。該基金已于2021年10月完成首支基金産品備案,正式投資運作。

這是迄今最大綠色母基金。今年以來,不少VC/PE機構募資團隊都在打聽和接觸國家綠色發展基金的投資進展。從4月開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對數隻候選子基金進行了線上路演與比選,子基金投資方向包括節能環保、能源資源節約利用、綠色交通、清潔能源等相關行業領域。

截至目前,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至今已分别出資1.8億元參投雲南綠色基金股權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 、9.99億元參投寶武綠碳私募投資基金,并出資150億元參與清潔能源上市公司華電福新的戰略融資,可見未來出資空間巨大。

最新的案例是6月14日,安徽省碳中和基金宣布落地合肥市肥西縣,由安徽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負責牽頭設立,注冊資本50億元。該基金下一步計劃對接國家大基金、央企、市縣國有資本和各類社會資本,主導或參與發起設立子基金,積極打造碳中和主題基金群,争取用三年的時間,實現母子基金總規模突破150億元

還有較爲轟動的是,去年3月,第一支碳中和産業基金——中金協鑫碳中和産業投資基金(有限合夥)官宣成立,由上市公司協鑫能科與中金資本共同發起設立,基金總規模不超過100億元,首期規模約40億元。

随後,遠景科技集團與紅杉中國宣布,将共同成立總規模爲100億元人民币的碳中和技術基金,首期募集50億元,并于去年9月正式落戶無錫高新區。

還有更多百億碳中和基金趕來——2021年6月,嘉澤新能、中車風能與雞西市人民政府簽訂《新能源産業合作框架協議書》,将在雞西注冊成立100億元規模的碳中和新能源産業發展基金,用以投資建設智能微電網項目。

時隔一個月,由中國寶武鋼鐵集團有限公司攜手國家綠色發展基金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建信金融資産投資有限公司共同發起的寶武碳中和股權投資基金簽約設立。這是目前國内市場上規模最大的碳中和主題基金,總規模500億元,首期規模100億元。

進入2022年,IDG資本聯合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共同成立了國内首隻零碳科技投資基金,總規模100億元,首期募資規模爲50億。同一月,中電投融和資産管理有限公司聯合九智資本發起的“融和九智碳中和科創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在上海臨港自貿區正式成立,總規模10億元.....不勝枚舉。

爲何VC/PE紛紛投身于碳中和?

數據顯示,2021-2060年,我國綠色投資年均缺口約3.84萬億元,其中,2021-2030年平均缺口約2.7萬億元,2031-2060年平均缺口約4.1萬億元,碳達峰以後資金缺口呈現明顯擴大趨勢。國内創投圈流行一個觀點:下一個世界首富大概率誕生于新能源

與此同時,國家一系列政策加速出爐,令人鼓舞。此前印發的《關于完整準确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明确指出鼓勵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提供長期穩定融資支持;研究設立國家低碳轉型基金;鼓勵社會資本設立綠色低碳産業投資基金。

衆所周知,金融作爲服務業,是爲實體經濟提供血液的産業之一,在雙碳提出之前就已經在促進光伏、風電、新能源汽車等新興産業發展壯大過程中發揮了重大的作用。以雙碳和ESG理念爲導向的投資理念,在未來很長時間内都會具有抗周期波動、抗系統性風險的功能。

正如張磊所言,“我們一直堅信,對低碳轉型來說,其終極解決方案必然來自持續的科技創新。高瓴正是希望,通過我們長期資金對科技創新和綠色技術的支持,鼓勵和吸引更多的創新投資機構參與和支持綠色低碳科技發展,形成創新聚合效應。”

這是一條攸關人類命運的超級賽道,VC/PE沒有理由缺席。

本文來源rrh123,作者:劉博,原文:https://news.pedaily.cn/202206/494178.shtml

【免責聲明】123财經導航所發布的信息内容僅供交易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網站上部分信息内容及圖片來自于網絡/注冊作者/投稿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您與我們聯系關閉,郵箱:938123@qq.com。
hhhhhhh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 *站點:
  • *網址:
  • 類型:
  • 聯系方式:
  • 簡介:

  • RRH123歡迎您的加入!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
  • *類型:
  • *問題:
  • 圖片說明:
  • 聯系方式:

  • RRH123感謝您的反饋!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