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投資外彙的朋友在搜索彙率的時候,都會出現再岸和離岸等等名詞。如果對于外彙還不是很了解的話,對于這些名詞就會一頭霧水。不知道外彙怎麽炒了。那麽,離岸和在岸有什麽區别?想要知道答案的朋友,不妨和小編一起往下看看吧。
在岸就是是在國内換彙的彙率,離岸則是在國外換彙的彙率。
通常,我們在銀行兌換外币的時候,使用的都是在岸人民币。而如果投資外彙,投資的是外币,想要換成人民币的話,就要用離岸人民币來結算了。
在岸與離岸兩者的區别:
在岸彙率受到央行的政策影響比較大,且受到管制,波動不會太大。
而離岸的彙率變化主要是受到國際因素影響,離岸人民币更能充分的反映市場對人民币供需。
雖然看是兩個市場,但他們也是會相互影響的。當離岸比在岸弱的時候,比如國内換1美元要花掉6.8人民币,香港換1美元要7.5人民币,離岸市場交易更合理,因爲賺回來的美元可以換更多的人民币。
離岸與在岸之間的彙率如何套利呢?
1、首先可以把彙價差看作在岸人民币未來升值/貶值的空間,離岸人民币沒有彙兌管制,沒有央行托市,可以部分理解成實際價值,在岸人民币彙率的管制和托市不會一直持續,最後總會向自由市場價格靠攏。
2、其次可以把這個價差看作離岸人民币市場套利的空間或者套利的成本。作爲個人來說,設想一種場景,我在深圳的銀行裏用6萬人民币兌換1萬美元,而在香港這一萬美元可以兌換成6萬1人民币,中間的差價就是套利空間。如果有這種空間,就會出現填海式運動,有源源不斷的人這麽操作來獲利,所以最終的價差一般低于去銀行進行彙兌的成本,當期的螞蟻搬家肯定不行,這時價差就看做是套利成本,所以這個空間對個人來說,在大多數時候都沒有用。
3、雖然當期套彙很難,但人民币是在一直升值的,所以貿易企業就都采取了跨期套利的手段。一家企業通過貿易收入美元,在内地把美元換成人民币,同時在香港遠期市場賣出人民币買入美元(這是便于理解的前後資金平衡過程,也是風險對沖操作,實際上很多笃定了彙率會一直升值的套利者是不進行對沖的),就相當于賺了人民币升值的差價。在這種套利空間存在的情況下,套利的企業就會在香港借入美元來完成上述套利過程,在香港沒有信用的企業就借道内保外貸通過保函和信用證完成上述套利過程,不同的是這種套利更赤裸裸,交易都是在關聯企業之間完成,在香港借美元貸款,将資金轉到國内做銀行理财(或者其他投資),6個月後賺到的錢是6個月人民币升值的空間加上理财收益減去美元貸款成本和信用證成本,算是無本萬利。
相信從上述的内容中,我們可以看出兩者的區别了。投資者可以根據自己要投資的業務來根據彙率進行更換。新手炒外彙,對于彙率走勢一定要多注意。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的相關知識,那麽rrh123外彙導航網歡迎大家來關注。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