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彙交易中,很多投資者都會經常遇到這樣一個令人讨厭的問題:明明看着對方,卻輸得精光;或者是剛好被打中止損,市場就朝預期的方向狂奔。任何此類情況的發生,都不會影響到交易者的情緒而錯失真正的機會。事實上,這都是進入市場的時機不夠精準所招緻的禍。合适的時間代表了安全,而安全意味着風險的降低和成本的降低。
入市位置安全并不等于買到最低點、賣到最高點(接上“飛刀”的辦法絕不是提倡),而是指入市後價格波動小于你設定的止損。所以安放止損的大小決定了你對進場準确程度的要求。
對重單不重價的交易者來說,入市時機要求不高,因爲大止損有充裕的防備空間;而對小止損的交易者來說,把握好時機則是成功的一半。
就拿歐洲貨币來說,一般而言,亞洲時段交易量不大,很少決定當天的走勢,隻有歐洲和美洲時段最爲活躍。在開盤前兩個時段,彙價經常上下震蕩進行試探,然後再沿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動,呈現全天的走勢。若提前進入市場,容易被震蕩止損止損出局;遲了,又錯失利潤。所以,理想的進場位置應該是空的,在“晃動後,移動前”。而且市場情緒的轉變通常也是由這一虛無狀态引起的。
表示在圖上是在晃動之後所形成的小旗形或三角形等形狀(除V形反轉外)。就像音樂作品中激昂之前的一段甯靜,繪畫作品中突出熱情之間的冷色……,把握準這段市場節奏,可以讓風險最小而潛在的利潤也很大。
上面所說的隻能是這種抽象,因爲市場确實沒有固定的模式,當然也無法用絕對的入場标準來定義。對能夠摸到市場情緒的高手來說,自然可以進出自如,寫意而又形神兼備。但是對大多數新手來說,他們隻會在特定的信号出現時才會采取行動。
說到底,市面上的錢是賺不完的,自己的錢也很容易虧掉。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