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明确一点,人民币已经是国际货币,也已经和伊朗、俄罗斯等国家签署了“人民币结算协议“,目前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结算份额中占比大概是2.5%左右,国际结算地位排名在第五。
就占比来说,我国人民币在国际支付结算中所处的地位和我国的经济总量是严重不相符的。当然这里面有很复杂的原因,涉及到经济、政治等,还有历史上的原因。
2016年10月1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正式宣布,人民币加入“一篮子货币”,成为特别提款权货币的一种。之后,国际间的任何国家之间的贸易,只要双方愿意,都可以采用该种货币结算。
根据2019年1月的数据,人民币在国际支付市场的份额为2.15%,而第一、第二的是美元和欧元,在国际支付市场份额达到了40.08%和34.17%,第三是英镑为7.07%,第四是日元为3.3%。因此,人民币如果跟美元和欧元相比,还是有一些差距的。
我国人民币之所以还不能成为主流国际结算货币,主要原因是还不能完全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像美元、欧元这样强势的国际化货币必然是自由兑换的货币。
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实力还不能完全满足货币自由兑换的要求,资本项目的开放还受到许多条件的制约:比如人民币汇率,利率形成机制还不够完善;通胀压力依然存在;国内金融市场开放程度还不够。
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增加人民币国际结算份额,成为国际主流结算货币,是我国人民币国际化的必然结果,也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目前人民币虽然已经走上了国际化的道路,但离真正成为国际货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什么呢?下面主要从内外两个方面来分析:
1.从内部因素来看,人民币如果想要成为国际货币,取决于中国政治的影响力以及经济的足够强大,确保人民币的稳定,国际地位强大,军事实力过硬,国际合作日益增加。这点是根本的因素,中国目前正处于较好的发展状态中,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倘若保持这种势头,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只是时间问题。
2.从外部因素来看,美欧的阻挠也是重要原因。目前,美元是国际上都认可的国际货币,从中由此获得的好处必然使美、欧等国不愿意看到人民币国际化,处处加以阻挠!
现在是美元石油经济,美国控制了石油,一直处于霸权时代,只有结束了美元的霸权,人民币才有机会,但是前路漫长!
目前我们已经做了很多努力,今年以来我国金融市场加大了对外开放的力度,涉及银行、证券、保险、基金等相关金融领域都出台了相关的开发政策。
利率市场化也在有序推进,并且取得了实质性进展,目前我国贷款市场利率定价形成机制已经相对完善,新的LPR报价以来,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市场利率有效的传导到了实体经济,引导了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下降。汇率水平形成机制也在不断完善当中。
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人民币必将成为强势的国际兑换货币,成为国际上主流的支付结算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