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彙保證金經紀商爲數衆多,且來自不同的國家和地區。從表面看來這些經紀商似乎大同小異,這給不少初入彙市的投資者在選擇時造成不少的困難。投資者在選擇時,概括起來有幾種類型:
1.實惠型:看點差大小,開戶是否給好處費,以及承諾其它好處
2.方便型:看是否有免費電話,是否有論壇,網站是否都是中文的,等等
3.被動型:聽推薦代理人的或身邊朋友的推薦
4.獨立型:參考别人的但不盲從,通過自己作全方位的調查和比較
在一個新興的市場,比較多的是前3類的投資者,在亞洲,也許還加上文化和地域的因素,與美國市場相比,前三類的投資者亦較多。客觀來講,前三類的投資者的選擇方法都有欠缺之處。随着市場的發展,第4類投資者的數量正在增加,他們在開戶前,提出不少很深刻的問題,并作了大量的比較。這類投資者關注的焦點有二:其一,經紀商的可信度,這涉及到資金安全問題和訂單的執行;其二,交易平台的技術性能,平台是否穩定,彙率是否實時。
本文将就如何判斷經紀商的可信度作些闡述,希望對投資者尤其是第4類型的投資者提供參考依據。
首先,選擇外彙經紀商的重要依據之一,是看經紀商的所在國是否有監管機構,經紀商是否在監管機構注冊。監管機構通常制定相應的行規,在不同程度上對經紀商的行爲起約束作用,同時力圖保護客戶的利益。投資者可以通過它們的網站查詢經紀商的注冊情況,客戶起訴備案,或提出投訴。
在線外彙保證金業務開始于90年代後期的歐美市場,應該算剛起步,由于它的高風險性和投機性和監管的複雜性,各國政府持不同的态度。但一些歐美國家,還有日本以及香港,已經開始接受外彙保證金并對它進行監管。對外彙保證金進行監管的國家或地區包括: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和日本和香港。它們對外彙保證金的監管程度不盡相同。但共同的特點是,對外彙保證金的規範主要參照證券或期貨的行規,而不單獨立項,必要時,頒布專門的指南或條款進行補充,例如美國和香港。現将這幾個國家或地區的監管機構作個概述。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