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從上初中政治課時,我們就聽說過通貨膨脹,但是從來都隻是知道通貨膨脹,但不了解其含義。官方解釋是說通貨膨脹是指一國物價水平的普遍上漲。那麽通貨膨脹對彙率的影響是什麽?是怎樣影響彙率的?
在上世紀70年代,固定彙率被浮動彙率所取代,通貨膨脹對彙率變動的影響也進一步加大。一國的物價就是一國商品價值的貨币表現形式,那麽通脹就是說該國貨币價值量下降。說白了,通脹和國内物價上漲時,國内商品出口減少而進口增加,這種進出口的變化從而會對外彙市場上的供求關系起到較大的影響,則必然引起貨币彙率波動。
與此同時,貨币對内價值下降,對外價值也随之受到影響,那麽該國貨币在國際市場上的信用低溫可想而知,故而人們會因通脹問題預期該國貨币将趨于疲弱,這樣的必然結果就是賣出該國貨币,那麽彙價将進一步下跌。
當一國的通貨膨脹率高于另一國的通貨膨脹率時,則該國貨币實際所代表的價值相對另一國貨币就在減少,這樣該國貨币彙率就會下降;反之,就會上升。
CPI是影響通脹水平的最重要指标,同時CPI對彙率的作用則更爲明顯,還具有啓發性,投資者對待該數據是還需要慎重。因爲CPI數據上升時,既可以說貨币彙率向好,也可能正好相反。分析可知,CPI表明的是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也反映的是經濟景氣狀況。
如果該指數下跌,那麽經濟衰退,對彙率走勢肯定不利;如果該指數上漲,并不一定對彙率有利。試想,再将利率考慮在内,那麽CPI對彙率的影響就更加複雜。若一國的CPI上升,則該國通脹率上升,那麽貨币購買力減弱,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該國貨币走弱;反之則走強。
但是各個國家對于通脹都有一個好手段,類似于宏觀調控。控制通脹是首要任務,因爲通脹時也是利率上升時,所以貨币利率反而利好。假設通脹率受控後開始下跌,那麽利率也将回調,反而不利于該國貨币彙率。
舉個例子,上世紀90年代前,日元和西德馬克的彙率十分堅挺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兩個國家的通貨膨脹率一直很低。而英國和意大利,則由于通貨膨脹率常常高于其他西方國家的平均水平,從而造成這兩國貨币彙率經常處于下跌之中。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恭喜您又學到一個外彙知識、外彙資訊,記得關注rrh123外彙查詢平台,每天教您一些實用外彙知識、外彙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