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們是不是總是看見各大機構在全面注冊制來臨後說價值投資,說以後是價值投資的天下,各種推文也在給你們說價值投資,可是普通人怎麽看一家企業是否具有投資的價值呢?
估值是個“大雜燴”——一些指标說明股市非常便宜,而另外一些指标則說明股市非常昂貴。這種模棱兩可的情況,成爲評級機構持“中立”評級的原因之一。
想要正确的找到一家值得投資的公司,你需要學會看這些估值衡量指數:
4種低估值衡量指數:
20定律:當标準普爾500指數的遠期市盈率和消費者價格指數的年率變化總和等于20時,股市被認爲處于公允價值;低于20時,則被認爲是便宜。
美聯儲公式:這個公司可對标準普爾500指數收益率和美國長期收益率進行比較。負值度數表明投資者對股票的喜愛,超過對債券的喜愛。
股票風險溢價:爲補償投資者所冒的市場風險,股票投資的回報率必須高于國庫券,高出的幅度即稱爲股票風險溢價。股票風險溢價處于正值度數,表明相對于債券股票被低估。
股息收益率:拿标準普爾500指數當前的股票收益率,與曆史平均水平以及美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做比較。若旗鼓相當,說明股市被認爲處于公允估值中。
7種高估值衡量指數:
遠期市盈率:這可能是最常用的衡量指數,用當前标準普爾500指數的價格除以12個月内的遠期營業利潤值。
曆史市盈率:也是一種常用的衡量指數,用當前标準普爾500指數的價格除以12個月内的曆史營業利潤值。
五年期正常化的市盈率:這個公式用四年來的曆史利潤,兩個季度的遠期利率,并且采用已公布的實際利潤和營業利潤預期之間的中間值。
席勒的周期性調整市盈率(CAPE):這個公式利用針對标準普爾500指數的通脹調整後的價格除以已公布利潤(過去十年内)。
市淨率:指的是每股股價與每股淨資産的比率。市淨率可用于投資分析,一般來說市淨率較低的股票,投資價值較高,相反,則投資價值較低。
Tobin’s Q:是由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詹姆斯托賓于1969年提出的。托賓把它定義爲企業的市場價值與資本重置成本之比。又被稱爲Q比率。Q值越高,說明股市越被高估。
市值/國民生産總值(GNP):“股神”巴菲特有一大盤估值利器。他認爲,任何時候衡量股市估值水平的最佳單一指标,很可能就是股市總市值與國民生産總值的比率,因爲總市值增長速度與國民經濟增長速度應該基本一緻。美國股市的該項指标在1999年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1999年全年以及2000年中的一段時間,這一比率接近200%,這是一個強烈示警信号,此時買股已是火中取栗。2000年,美國股市總市值/GDP總量比重高達183%,随之而來的便是美國股市互聯網泡沫破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