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中旬,“葉飛事件”轟動了整個股市,事件涉及的十八家公司,相信現在大家基本上都已經知道了,此次葉飛事件打擊面還是非常大的,很多這麽玩的都在瑟瑟發抖,這是一種弄虛作假的行爲,下面就來看看吧。
最近幾天的“葉飛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從葉飛揭露的這一波事件的特點來看,基本上都是跟上市公司有關,現在已經涉及到18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有強烈在高位減持手中股份的需求。當然,有人減就必須有人接才行,如果接不住就會出現崩盤這種局面。崩盤之後依然還是出不了貨,也就是說變不了現。
這一次葉飛揭露出來的所謂的18家上市公司,基本上都是小市值的公司,業績比較差的公司。而接盤的,不管是基金也好,資管也好,還是私募也好,公募也好,也基本上都是一些不入流的機構。
不入流的機構,他們的風控、内部管控形同虛設,就給一些蛀蟲有了吃裏扒外,化公爲私這種行爲的機會,用機構的錢,用股民的錢,用投資者的錢去替大股東接盤,然後自己拿回扣。這種拿回扣的性質,在法律上實際上就是受賄。
所以,相信這次證監會一定會認真追查到底,整肅市場風氣。否則這個市場就真的成了冒險家的樂園,那麽市場也就失去了價值。
随着事情不斷發酵,除了中源家居以外,葉飛還點名維信諾、隆基機械等股票。5月15日,網上更是傳出葉飛要舉報的公司名單,公司數量高達161家,其中不乏基金重倉股。
從已經曝光的資料來看,這件事已經涉及到諸多上市公司、券商和基金,證監會也已經火速啓動了立案調查,爆料信息的真實性還需要時間去求證。
葉飛事件之後,首當其沖的是那些已經出現在名單中的股票,但A股市場必定也會受到一定震蕩和淨化。一些灰色交易随着事件的發酵,估計都會要受到沖擊,券商的風控會越來越嚴格,這會給券商造成短期壓力。
綜合所述,我們看到了管理層的雷厲風行,也希望葉飛能夠把手中所有的内幕都能夠如實提供給管理層,能夠幫助管理層查清事實真相,還給市場一個清朗的空間,樹立投資者對中國股市未來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