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牛顿投了考清华容易一票。
2019年清华大学录取比率为0.033%即万分之3.3,能考上清华的,算是万里挑一的。纵观交易市场,遍地韭菜,长久交易稳定盈利和考上清华的概率都是万分之几,哪个更容易呢?
01
对手
考清华,你第一个对手是同期考生,你们拥有相仿的时间总数,不同的是阅历的丰富度;第二个对手则是出卷老师,但他们是你和你第一个对手的共同对手,因此并不构成威胁。
而做交易,你并不知道你的对手拥有几年的交易经验,市场老兵?还是投资小白?面对的也可能是一个团队,甚至,根本不是人!是机器人在跟你做对手盘!最可怕的还有死神黑天鹅!
02
知识
考清华,你必须全面掌握、理解、运用各学科知识,做到举一反三,活学活用,但宏观来看,始终是一场考试,一次应试教育,终究有规可循,有律可查;
而做交易,门槛不高,谁都可以进来掺和,因为只有涨跌两个选项,你随便猜对的概率都有50%。难就难在稳定盈利,你第一次蒙对的概率50%,第二次继续蒙对则是25%,第三次12.5%,第四次6.25%,第六次仅剩1.56%,靠蒙明显行不通。
这时你就会想着去学习知识,又回到了学生时代。
学习基础概念,练习画图,学会指标公式,弄懂代码含义,尝试编程创造,接着复盘实践,最后盘面测跑,一切顺利,你觉得你行了。
但当你的交易系统真实落地后,大部分玩家活不过半年。
03
后果
考清华,有人一次成功,有人花了十二年。即使没考上的也有书读,仍有机会享受继续教育的权利;
而做交易,没有稳定盈利,则代表着亏损。
一年没有盈利,还有机会;
三年没有盈利,精神崩溃;
五年没有盈利,负债累累;
十年没有盈利,世界末日。
考清华失败,可以再考,直到考上为止,人生前景至少是光明的;
而交易没能稳定盈利,你则持续亏损,最后举目无亲,穷途末路。
04
智商
有人说,想要知道考清华和做交易稳定盈利哪个更重要,答案很简单,让所有考上清华北大的人来做交易,看看是否都能够实现稳定盈利就知道了。
听到这个答案,我马上想到了那个跟苹果有关的男人。
不是乔布斯,而是他——牛顿,智商远超清华的男人。
经历过南海泡沫事件后,牛顿捂着空憋的钱袋子感叹道:“我可以计算天体运行的轨道,却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
还得从1720年的南海股价说起。
11月份到6月份,南海公司的股价从216英镑左右,飙升到超过1100英镑,最高涨幅一度接近8倍!
伦敦市民纷纷涌入股市,只要跟“南海”两个字眼有关的股票,几乎都被炒作上天,这应该是第一个全民炒股的时代。
伟大的牛顿,没有昏了头脑。他在细心观察、求证、研究、试探之后,出手了。
牛顿在当年2月份买入南海公司股票,此时股价刚刚上涨了一倍左右。
到了4月份,伦敦的天气还是凉风阵阵,而牛顿发现投资者却是激情如火。考虑到海峡对岸的荷兰,曾经发生过的郁金香事件,头脑灵光的牛顿还是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
于是,他没有和感性的股民一起哄抬股价,而是轻轻地,把股卖了,留下一点股份。
聪明绝顶的牛顿爵士,斩获颇丰!短短的两个月,他赚了7000英镑!相当于他在皇家铸币厂工作三年多的工资了。卖出之后,牛顿又经常关注南海公司的股价表现。
令人气愤的是,股价没有下跌,反而又大幅上涨了数倍!看着不断上涨的股价,牛顿感叹自己太胆小了,居然卖在了半山腰。而那些头脑不灵光、连什么是股票都不懂的英国老太太,一直死拿着,反而赚得盆满钵满。
看来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
不行,这种操作水平,简直令人笑掉大牙。
1720年6月份,在一番细致周密的分析之后,牛顿第二次出手了。这次他吸取了“本金少、胆子小、拿不住”的教训,坚定地重仓杀入南海公司股票!
牛顿是自信满满的,股市再复杂,还能复杂过微积分和“万有引力定律”?
由于南海公司的股票牛气哄哄,大量公司想搭顺风车,都冠以“南海”的字样来做生意和发行股票,融到钱后一转眼就跑了。面对越来越多冒牌去做南海公司生意的现状,作为南海公司背后的隐形股东,英国政府于1720年6月份发布了《泡沫法案》。
《泡沫法案》明确规定:所有公司必须经过政府的特许,才能开展经营业务。这条法案的本意,是为南海公司清除竞争对手,打压气焰嚣张的假冒品牌和虚假项目。
一时之间,大量投资者撤出各个创业项目,大批公司股票飞流直下,倒闭潮出现了。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很多人也开始卖出南海公司的股票。随着一些先知先觉的人发现真相:南海公司名下只有几条船,并且西班牙占据美洲大部分,根本没有和南海公司进行贸易往来。
最终,公司信用危机叠加股市崩盘,南海公司的股价从最高的一千多英镑一路下行到126英镑左右。
短短几个月,股价又被打回原形。
牛顿只能眼睁睁看着高位重仓买入的股票,跌到只剩下零头。
等待潮水退去,牛顿瞥了一眼股价,整整亏掉了2万英镑!
这可是相当于自己十年的工资啊。人类最聪明的科学家之一,在波诡云谲的股市中,却留下了一生的耻辱。
您觉得哪个更容易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