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線這一技術指标,因其簡單、實用等特點,優于其他均線,能較好地反映某一時期市場的平均交易價格或持倉成本,因而受到投資者的青睐和重視。但在實際應用過程中,不少投資者對此指标的認識還很不夠,使用效果也不夠理想。這裏,筆者就均線的設置和運用兩個方面做一個簡單的探讨,以助股海的弄潮朋友們能夠有所收獲。
1,均線系統的設置
對于絕大多數系統,均線一般都統一設爲5-10-20(或30),這樣計算比較簡單,并考慮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市場周期問題,也就是5-5的倍數關系。但市場周期并不局限于此,所有的均線都以這種方式設定,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所以在設定均線時,必須将分時、日和周區分開,并注意将費波南茲數字包括在内,這樣才能更好地反映出市場本身不斷變化的情況。
簡言之,移動平均線主要應用在日線上,設置的時間周期越短,均線對跟随價格的敏感性越高,反之則滞後性更明顯。
經反複測試和比較,日線采用5-13-21,周線采用4-13-26的設置較爲理想,若要兩者兼顧,建議配置4-9-18,至于分時數爲60分鍾的短線價值較高,可采用34-55-89的組合。
值得一提的是,單均線使用時,13日均線的支撐或阻力作用十分明顯,依托該線的個股往往表現較好,75日均線次之。對中長線投資者而言,在周線圖上選股更可靠,除了上述周均線外,40周均線的得失尤其重要,一旦有效越過了這條線,後市就會有一段相當大的波動幅度。
第二,如何使用均線進行交易
采用單一均線時,通常需要一個“過濾器”來去除虛假或無意義的信号,其方法主要是要求超過一定的百分比(如3%,5%)和時間(如3天,3周),或者要求其他圖表對信号進行有效的檢驗,或者要求當日的全部價格範圍清楚地突出均線同一側,等等。過濾網的缺點就是容易失去最好的機會。
當使用兩個或更多的均線時,主要是看這些均線的交叉所發出的信号。但在多空拉鋸即無趨勢的情況下,均線交叉信号的效果很差,且大多屬于典型的反向指标,即賣出時多“死叉”時多買入,往往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交叉所發出的信号,應該主要用在趨勢狀态下,而時間最短的均線則是跟随趨勢時的第一個止損參考。無論哪種情況,交彙點出現的時間和位置都具有極高的分析價值,即在此期間,市場可能很快發生重大變化,而交彙點的位置則起到支撐或阻力的作用。
正如我們所知,任何市場都有其固有的特征或時間周期(個股更千變萬化),每個市場都有其獨特的移動平均線,即特定市場需要特别選擇。同理,即使同一個市場,在不同的時期也會出現不同的特點,因此,均線也應該随着市場的變化不斷地進行調整,以達到更好的實戰效果。
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裏,恭喜您又學到一個外彙知識、外彙資訊,記得關注rrh123外彙查詢平台,每天教您一些實用外彙知識、外彙資訊!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