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闆首單中國存托憑證(Chinese Depository Receipt,以下簡稱“CDR”)花落九号公司。10月19日,九号公司開啓申購。當日晚間,九号公司發布公告,回撥機制啓動後,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爲0.03997551%。
作爲A股首單CDR,九号公司的申購引發市場多方關注。資料顯示,九号公司身兼紅籌企業、VIE架構、特殊表決權等多重特性。在此之前,CDR在A股市場上尚無先例。九号公司獲科創闆IPO注冊,意味着其将成爲第一家通過發行CDR的形式登陸科創闆的紅籌企業。
那CDR對A股有何影響呢?
華泰證券認爲,回歸門檻降低、海外上市風險加大是紅籌回歸的主要動力,當前共有六種可行的回歸路徑,發行CDR是重要方式之一。根據測算,潛在CDR市場容量約1.2-2萬億元,獨角獸上市、CDR發行或有虹吸效應,但總體流動性沖擊并不會過大。CDR推行是國内資本市場國際化的重要渠道,注冊制改革則爲CDR推行提供了更廣泛的運用場景,有助于股票供給結構優化,并利于國内估值體系與國際接軌。
紐約梅隆銀行數據顯示,2019年全球DR數量爲3031隻,總市值約3.3萬億美元。根據測算,中概股+獨角獸+倫交所潛在發行CDR的公司總市值合計約40萬億元,假設發行比例3%-5%,CDR市場的潛在體量大約在1.2-2萬億元,約占全部A股總市值的1.59%-2.66%。
ADR、GDR經驗顯示,存托憑證流動性略遜于普通股;收益率表現在大部分時間内差于普通股;存托憑證與基礎股票聯動性強。華泰證券認爲,由于CDR是新投資品種且标的質地較優、稀缺性較高,其短期風險收益特征或不同于ADR、GDR。獨角獸上市、CDR發行或有“虹吸效應”,或将對A股流動性形成短期沖擊,但沖擊力度并不會過大:一是資金面看,CDR發行可進行戰略配售,或将吸引增量資金進入,利于緩解流動性壓力;二是監管角度看,CDR作爲創新工具,監管層在推進中亦會考慮對流動性的沖擊等負面影響,因而或将會考慮推進節奏和體量等。
華泰證券認爲,CDR發行或将成爲諸多優質企業回歸A股的重要路徑,其戰略意義深遠,CDR發行或将是“良币驅逐劣币”的重要推動力,有望加速内部分化,并将爲A股上市公司提供估值錨,中長期看有望改善A股估值生态、推動國内資本市場估值體系與國際體系接軌。CDR或将融合A股、H股、美股等,并将吸引更多國際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CDR的估值體系和監管标準可以爲A股市場提供參考和借鑒。CDR的發行和流通不僅有助于A股上市公司監管效率的提高,還有助于完善A股市場的估值體系。
CDR将成爲海外優質企業在中國上市的重要可行選擇。中長期看,通過CDR渠道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市的将不單單是中概股、未上市紅籌企業,還将有更多海外龍頭進入中國,滬倫通僅是一個開端,伴随我國資本市場改革開放進程的不斷加快和深化,美國納斯達克、東京證券交易所等或将逐步與國内交易所合作,或将有越來越多的海外優質企業進入中國市場。
廣發證券認爲,紅籌企業申請門檻二選一:市值不低于2000億元人民币,如果科技實力過硬則可選擇适用200億市值門檻;CDR不等同于基礎股票,在發行初期與海外基礎證券不可自由兌換;發行占總股本比例一般不會很大(九号智能發行比例爲10%),因此對資金面的影響可控;相比IPO,CDR具有流程快(無需拆VIE架構)、境内外同時融資等優勢。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