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改革開放之後,美元兌人民币彙率就開始了,不過想要從一開始的時候來分析兩者之間的走勢的話,難度太大。所以,我們從近20年内來看看兩者之間的走勢,這樣數據也會比較準确。下面來來看看近20年美元對人民币彙率走勢吧。
近二十年來,美元對人民币彙率走勢,以人民币貶值爲主要趨勢。也就是說,不管美元在這段時間内是不是大跌過,人民币都是貶值的。具體來說,1983年的時候,人民币對美元的比例是1美元兌1.7人民币。2003年的時候則是1美元兌8.28人民币。到今年2020年11月22日,1美元兌6.5人民币。
這二十年内,人民币貶值約4.9倍。人民币彙率貶值并不是毫無依據的,它的每次調整的幅度和時機都是經過慎重考慮,根據國際市場的價格變動來決定的。
如今美元彙率的走勢大幅下跌,造成人民币開始升值。那麽人民币是進入了升值的趨勢中了嗎?
通過分析美元曆史走勢,不難發現,美元兌人民币彙率,近些年來總體都維持在6-7區間,比較平穩波動,所以往後看,人民币對美元快速貶值的過程料已告一段落,但要徹底扭轉跌勢,還需經濟增長動力的增強。如果基本面繼續下行,而人民币貶值受限,壓力持續積累可能反倒不利于彙率長期穩定。
美元彙率走勢
從長周期來看,2020年可能是美元指數從牛轉熊的轉折之年,未來或将繼續下行。從短期來看,美元指數經曆了7月和8月的快速下行,短期或有反彈的風險。短期導緻美元指數可能會有反彈因素包括:
其一,8月以來,歐洲疫情出現明顯反彈,雖然單日新增病例數仍顯着低于美國,但反彈趨勢比較明顯,而美國疫情單日新增确診人數持續回落;
其二,歐盟複蘇基金将于2021年年初啓動,目前市場對歐洲經濟複蘇的預期較爲充分。但受疫情反複的影響,歐洲經濟活動可能會放緩,這會導緻歐元上行動力不足。
若短期美元存在一定反彈,我們認爲對人民币彙率影響較爲有限。基本面和中美之間是否發生超預期惡化的事件仍是決定人民币兌美元彙率走勢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在美國大選之前,一旦悲觀的預期沒有兌現,人民币兌美元彙率仍将繼續升值。
今年有一些因素抑制人民币升值,一是今年年中美經濟不斷摩擦短期對人民币有一些抑制,二是信貸異常寬松;三是美元彙率處在貶值趨勢之中。
2008年後美國經濟率先恢複,貨币政策實現正常化。但是這次,美聯儲最近幾年貨币政策正常化是很難的。所以,至少在近幾年之内,人民币升值是肯定的。
從近20年美元對人民币彙率走勢,我們可以看到,人民币先是貶後升,隻不過這個趨勢能夠維持多久誰也說不好。因此,我們要時常關注好外彙市場的動向。更多彙率走勢,請關注好本網站吧。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