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簡單總結下2020
2020年,剩下不足一個月!
一季度,疫情從國内爆發,很快席卷全球。
二季度,中國在全球新冠疫情中率先得到有效防控,經濟率先複蘇。
三季度,國家投資和海外他國訂單轉移國内成爲中國經濟複蘇的重要引擎。
四季度初,國内重啓去杠杆,債務危機初現苗頭。
接下來的2021年,經濟和資本市場将如何演繹?
二:明年宏觀趨勢變化的四點
1、超額的儲蓄會釋放出大量的消費體量
(由于2020年的經濟總量基數較低,2021年的GDP增速将回升到8%-9%區間。但2022年經濟增速将繼續回落到5.5%。今年由于疫情原因,大家都不敢花錢,導緻整個社會的消費很低迷,但也正是因爲大家都不花錢,中國家庭的儲蓄率從往年的32%上升到37%。)
2、失業率在2021年出現好轉
3、線下經濟得以恢複
(整個2020年的線下商業可以說是一片慘淡。不管是商場、景區、影院、餐飲基本上半年都處于歇業狀态。即便是下半年恢複後,也不足往年平均值的七成。但随着疫苗上市和接種順利的話,明年2季度開始,社會對疫情防控的信心增強,會使得線下經濟恢複到往年水平。)
4、制造業投資複蘇
(由于今年海外疫情失控,全球訂單紛紛從印度、歐洲轉移到中國國内。拜登上台後,對中美關稅對峙會很謹慎。再疊加RCEP的簽署,中國主導亞盟經濟體的力量開始浮現。國内制造業投資将進一步複蘇。)
三:RCEP的簽署
RCEP簽署後,有一部分投資者很擔心明年一些中低端産業鏈會搬遷到東南亞國家,削弱中國産業鏈中心,世界工廠的地位!
但我想說的是,RCEP不僅不會削弱中國的産業鏈中心地位,反而會加強中國在全亞洲核心産業鏈中心的絕對不可替代。
原因在于:在未來地緣沖突不斷加深的趨勢下,在世界多極化的驅動下,中國是唯一可以在一國之内就給産業鏈上所有企業做對沖空間的國家。
上面這句話,大家可以好好琢磨琢磨。如果琢磨不明白。大家可以想想,美國是當年是怎麽變成世界強國的?
就是因爲:兩次世界大戰!
很多國家被戰火燒的一片狼藉。工業、農業停滞,有限的資源還得優先用于制造武器和軍需物資,什麽東西都得進口。
而當時放眼全球大國中,隻有美國本土沒有遭受到戰争的摧殘。安全的生産環境和強大的生産能力,讓美國可以源源不斷向全世界生産各種物資商品。滿足全球源源不斷的各種訂單需求。
而如今,疫情之下的全球,你品,你細品,是不是有那麽七八九分相似!
中國最早走出疫情,生産最先恢複,安全的生産環境和強大的生産能力,在面對滿世界的訂單下,我們這次是卯足了勁掙其他國家的錢。
你看人民币彙率爲什麽一直升值?有想過原因麽?因爲全世界都是錢,但全世界從來沒有這麽如此的需要一個安全、正常的世界工廠。
很多人可能都不知道,現在港口的集裝箱,是“一箱難求”。租賃市場上的箱子已經全部都出租出去了。
中國作爲聯合國認定的全世界中唯一一個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在源源不斷地向海外出口這些各類物資商品。
所以,爲什麽說産業鏈遷出中國很難,因爲其他國家無法給企業自身做對沖。
也正是因此,出口的高景氣持續,能夠直接爲中國明年的經濟複蘇提供動力,并且吸引來的大量熱錢資本,也會帶動國内各類投資和消費。
四:房地産
一直在說住房不炒住房不炒,有些人吧他就是聽不進去。現在真正走在正軌上的是基建而不是房地産!
而且經濟複蘇和熱錢資本入境,會帶來資産通脹!
所以,爲了抑制潛在的資産漲價壓力,國家對房子,土地産業鏈,換句話說,就是對房地産的調控的力度隻會嚴格,不會放松。
剛剛12月3日,韓正副總理在住建部召開的座談會上又繼續明确表示:
“要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不把房地産作爲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時刻繃緊房地産市場調控這根弦。”
所以,大家不要指望房地産會放松調控,不加碼就不錯了。
同時,我們看到資本市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比如:爲什麽選擇年底這個時間,通過永煤集團和華晨集團這兩件惡意逃廢債的事去打破剛兌?
因爲對于2021年的經濟複蘇,剛兌融資結構是無法存在的。隻有打破剛兌,堵住國央企和房地産的融資口子。資本要素才會自由流動,進入實體經濟的複蘇環節。
這是一個重要的國家操作的拐點。也是2021年最重要的一個變化。
五:A股市場
沒啥好說的,我一直都說A股市場現在就是個投機市場。
短線長線價值投資,各有各的玩法!
股票這玩意我還是說一句:既然是投資,你先得相信你買的公司是個好公司,别悶着腦袋隻想賺快錢!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