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沉寂已久的光伏行業最近又開始被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關注起來,原因自然就是最近光伏行業火熱起來,一些投資者也比較關注光伏行業未來是不是還有前景,下面就給大家簡單的分析下,希望有所幫助。
2月4日,北京商報記者統計,截至目前已有68家光伏行業上市公司披露2020年業績預報,其中59家企業淨利潤實現同比正增長。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光伏行業整體飄紅,但産業鏈上下遊不同闆塊的表現差異明顯。一方面,部分中遊企業面臨較大成本壓力,淨利潤下滑明顯;另一方面,上遊企業普遍賺得盆滿缽滿,并吸引大量業外資本紛紛跨界布局光伏上遊産業鏈,但這也帶來競争升溫、産能過剩的新風險。
八成企業利潤上漲:
在已披露2020年業績預報的68家光伏行業上市公司中,有59家企業2020年淨利潤實現同比正增長,數量占比超過八成;30家企業淨利潤同比增幅超過100%;14家企業扭虧爲盈。
具體來看,2020年隆基股份淨利潤預計高達82億-86億元,總量位列68家光伏企業之首;而天合光能、信義光能、福斯特、陽光電源、正泰電器、福萊特等另外6家龍頭企業淨利潤也均超過10億元;露笑科技淨利潤預計同比增長553%-611%,增幅位列68家光伏企業之首。
“在疫情沖擊下,光伏屬于恢複速度較快的行業。”中國投資協會能源專委會專家王淑娟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受出口因素影響,中國光伏行業的發展與全球市場行情密切相關。疫情下,各國相繼出台刺激性政策以提振本國經濟,新能源是全球普遍認可的投資方向,因此不少刺激性政策都指向光伏行業,這使得全球市場對光伏産品的需求旺盛,利好中國光伏行業。
組件闆塊兩頭承壓:
行業整體增長迅速,但仍有部分企業的股票業績表現不佳。預報顯示,2020年協鑫集成、中利集團、億晶光電、東方日升等企業均出現淨利潤同比大幅下滑或者由盈轉虧的情況,其中,中利集團淨利潤預計虧損達26.09億-29.07億元,同比下降4871.07%-5421.57%,虧損總額和同比降幅均位列68家光伏企業之首。
王淑娟表示,上述業績不佳的企業大都存在業務結構單一的問題,它們非常依賴光伏組件銷售業務,缺乏對産業鏈上遊的布局。反觀晶澳、晶科等業績表現較好的企業,它們雖然也銷售光伏組件,但同時也布局上遊矽片等業務,且兩部分業務比重基本相當,由此形成了垂直一體化的業務結構。
據了解,光伏産業鏈分爲上遊、中遊、下遊三部分,其中上遊包括矽片、光伏玻璃、單晶棒、光伏背闆、多晶矽錠等,中遊包括光伏組件、蓄電池、彙流箱等,下遊包括光伏發電系統、光伏應用産品。
“2020年初,受疫情影響,光伏行業出現價格戰,但垂直一體化布局的企業可以把自身上遊業務資源更多輸送給組件銷售闆塊,使銷售闆塊有更充足的‘彈藥’打價格戰,而業務結構單一的組件銷售企業缺乏上遊配套,在價格戰中更被動。2020年下半年,上遊矽料以及玻璃、膠膜等輔材價格大幅上漲,而下遊客戶的集采此前已完成,價格早已确定。這導緻那些依賴光伏組件銷售業務的企業兩頭承壓,成本壓力巨大,利潤下滑在所難免。”王淑娟說。
至于矽料和光伏玻璃漲價的原因,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發布的《光伏行業2020年回顧與2021年展望》(以下簡稱《年度報告》)中提到,2020年矽料漲價超50%,矽料生産屬于化工領域,擴産周期長,自然災害及事故造成減産,導緻短期内供給嚴重不足;光伏玻璃漲價超100%,全年整體産能屬于緊平衡,大尺寸及2mm玻璃結構性緊缺。
以上就是光伏行業前景的分析,目前來看,今年的光伏行業還是會有一個不錯的前景,但是把時間線拉長之後,光伏行業的前景就沒有那麽明朗了,而且現在光伏企業兩極分化嚴重,所以應關注優質光伏企業。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