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家半導體企業奔赴IPO。
rrh123獲悉,北京華大九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華大九天”)拟前往創業闆上市。2月23日,北京證監局披露的信息顯示,華大九天已與中信證券簽署了上市輔導協議。這是國内首家選擇在創業闆上市的EDA公司。
這是一個鮮爲人知卻十分重要的領域。EDA,全稱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意思是電子設計自動化,是用來設計芯片的一種軟件,被譽爲“芯片之母”。華大九天在國産EDA行業中是繞不開的存在,而背後的掌舵者——華大九天董事長劉偉平,更是中國EDA行業發展的親曆者。
畢業于複旦大學微電子專業的劉偉平,于2009年正式創立華大九天,随後一舉打破了國外企業在EDA領域的壟斷。走過12年曆程,華大九天集結了一支豪華的投資方隊伍,不乏國家集成電路産業投資基金、深創投、國中創投、元禾璞華等知名投資機構的身影。
55歲複旦學子,埋頭創業12年
摘取芯片皇冠上的明珠
這是一家十分隐秘的半導體公司。
華大九天成立于2009年,是由中國華大集成電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與國投高科技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專門從事EDA軟件開發和服務的公司。而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是用來設計芯片的一種軟件,被譽爲“芯片之母”,是芯片産業皇冠上的明珠。
自成立之初,華大九天便背負着打破技術封鎖的曆史使命,這與華大九天董事長劉偉平的個人經曆緊密相關。
時光回溯到上世紀80年代。1983年無錫微電子工程批準建設,計劃建設一條3微米MOS生産線,同時希望合作方提供一套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幫助我國建立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但是,“巴統”(巴黎統籌委員會)一直對華實行禁運措施,導緻我國無法引進CAD系統。1989年,爲打破集成電路行業的封鎖,17家單位、200餘位專家、學者、學生聚集在原北京集成電路設計中心,聯合開發我國套完整的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熊貓系統。
彼時,劉偉平還是一位複旦大學微電子專業的在讀碩士研究生,尚未畢業的他隻身前往北京參與熊貓系統的科技攻關項目。劉偉平曾回憶:“很多人離開老婆孩子來到北京,一幹就是一兩年。我倒是無所謂,一個毛頭小夥子。”一年後,從複旦大學畢業的劉偉平繼續留在北京繼續從事項目研究,并主要負責整個熊貓系統中的EDA工具開發。
經過兩年聯合攻關,熊貓系統終于在1990年正式對外發布,并接連斬獲兩項國際大獎。但是這款産品無法投入使用,實用價值不大。受此影響,團隊成員開始陸續離開。到1990年底,隻有十幾個人留下來繼續做産品開發,劉偉平便是其中一員。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2年,熊貓系統的實用化版本終于面世,作爲整個項目組骨幹成員的劉偉平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年僅26歲的他被任命爲北京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中國華大集成電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
自此以後,劉偉平便與EDA行業緊緊綁在了一起。2002年,華大電子從中國華大正式獨立出來,劉偉平擔任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基于中國華大在IC設計上的經驗、成果和技術優勢,華大電子從成立時起便在多種産品領域占據了國内很高的市場份額。
不過,當時華大電子是将EDA業務和IC設計業務合在一起的,這種模式并不被當時的投資機構所認可。劉偉平考慮将EDA業務獨立出來,他認爲,獨立後公司的自主性會增加很多,在業務上更集中、更專業,管理上也會輕松很多。2009年,劉偉平帶領原華大電子EDA事業部創立華大九天。
事實證明,劉偉平的決定是正确的。走過12年,華大九天已經成爲國内規模最大、技術實力最強的EDA龍頭企業,并有望在不久的将來敲響上市的鍾聲。
憑什麽沖擊IPO?
打破國外企業的壟斷,服務約400家客戶
華大九天靠什麽撐起一個IPO?
這要從華大九天背後的EDA行業說起。EDA在整個集成電路産業鏈條中擁有重要的地位,卻是我國集成電路的一大短闆。國際市場上,EDA市場呈現寡頭壟斷的局面,主要由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楷登電子)和Mentor(明導)三巨頭瓜分,國内EDA市場超過85%的份額也由三大廠商占據。
在這巨頭嚴防死守的EDA市場,華大九天在局部形成了突破。華大九天以模拟電路仿真軟件爲突破口,目前是EDA行業中爲數不多的可以提供模拟/數模混合IC設計全流程解決方案的公司。
此外,華大九天還可以提供數字SoC IC設計與優化解決方案、晶圓制造專用EDA工具和平闆顯示(FPD)設計全流程解決方案。尤其在液晶平闆顯示領域,華大九天是全球唯一可提供全流程EDA設計解決方案的提供商,國内市場占有率超過90%,客戶包括京東方、華星光電、維信諾、鹹陽彩虹、熊貓電子和重慶惠科等大型平闆制造企業。
不止于此,華大九天已經拿下了中芯國際、華爲海思、中星微電子等重要客戶,在全球服務了約400家客戶。在業務規模上,華大九天更是占據了國産EDA半壁江山,其擁有商業化産品20多種。同時,華大九天還擁有超280項申請發明專利。
不過,僅憑華大九天打破美國技術壟斷并非易事。“國内EDA廠商相對比較缺乏PDK基礎 ,EDA企業和國際先進晶圓廠合作較弱,國内晶圓廠提高自身制造技術的水平也有限。”一位業内人士表示。
在一次訪談中,劉偉平曾分享過EDA廠商與IC制造廠商緊密協作的重要性。“中國台灣地區的IC設計企業通常會購買本土EDA工具,從而使思源科技迅速成爲亞洲較大的EDA工具生産商之一。”如今,中興、華爲事件讓國家更加堅定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決心,國産EDA廠商将迎來快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背後雲集多家VC/PE,
這個細分賽道正掀起上市潮
華大九天背後,集結了一支豪華的投資方隊伍。
自2009年成立至今,華大九天已累計獲得5輪融資,背後不乏國家集成電路産業投資基金、深創投、國中創投、元禾璞華等知名投資機構的身影。其中,華大九天在2018年1月完成了過億元融資,由國中創投領投,深創投、中國電子等跟投。
對于選擇出手華大九天的原因,國中創投副總裁劉炜曾向rrh123表示,集成電路是我國大力扶持的重要戰略性行業,EDA則是集成電路仿真、設計的重要工具。華大九天是本土最大的EDA工具提供商;是本土最主要的EDA / IP提供商,是大規模集成電路CAD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依托單位。
“投資并扶持華大九天快速發展,爲我國突破集成電路設計工具的國外壟斷,保衛國家信息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劉炜補充說。
随後在2018年9月,華大九天軟件再度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此輪由國家集成電路産業投資基金(下稱“大基金”)領投,中國電子、蘇州疌泉緻芯、深創投、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跟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投資華大九天,是國家大基金首次投資EDA領域企業。
作爲國家集成電路産業的最主要投資機構,大基金緻力于打造本土集成電路全産業鏈。按照過往的投資策略,大基金參與投資的企業均爲國家集成電路産業的戰略核心企業,這也恰恰凸顯了華大九天在半導體産業鏈中的戰略地位。
天眼查APP顯示,目前華大九天的第一大股東中國電子有限公司持股33.45%。此外,持股10%以上的股東還包括:北京九創、上海建元、國家集成電路産業基金,對應的持股比例分别爲:22.04%、17.42%以及14%。
其中,申通地鐵通過持有上海建元對華大九天間接持股,也因此一度被部分投資者列入“國内EDA龍頭-華大九天”概念股,其股票自去年5月18日起連續9個漲停闆,一度區間累計漲幅高達135%,這從側面也證明了華大九天作爲EDA龍頭企業的火熱程度。
眼下,國内EDA企業正在掀起一場上市潮。同屬EDA行業的芯願景,早在2020年5月便宣布申報科創闆并獲得受理,但後來終止審核;而廣立微也宣布開始上市輔導工作,拟A股IPO;概倫電子則于今年1月啓動科創闆輔導備案;還有國微思爾芯,已在當地證監局開啓輔導備案,拟申報科創闆。
創業艱辛,在門檻極高的芯片領域創業更是如此。回顧一路的曆程,劉偉平曾感慨,“我其實一直都在痛苦中求快樂、求奮鬥。”
而在痛苦堅持下來的原因,劉偉平歸結爲一種理想,一個信念——“我們一定能做出自己的東西來”。正如劉偉平多年前所言,發展EDA産業需要民族氣節。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