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1x
香港:2025-04-11 09:53:17
  • 紐約:2025-04-10 20:53:17
  • 倫敦:2025-04-11 01:53:17
  • 東京:2025-04-11 10:53:17
  • 悉尼:2025-04-11 11:53:17
  • 香港:2025-04-11 09:53:17
  • 新加坡:2025-04-11 09:53:17
首頁> 資訊> 每日分析 >正文

2021年3月25日漫談ESG:可持續性成爲投資決策中不容忽視的重要因素

市況回顧:随着近年來投資者對于ESG因素的持續關注,該領域也在不斷吸引資金流入。

市況回顧:

随着近年來投資者對于ESG因素的持續關注,該領域也在不斷吸引資金流入。據晨星統計,2020年一季度,在3847億美元逃離基金資産的情況下,ESG策略依然逆市吸引了456億美元資金。截至2020年,全球可持續投資的在管資産已達40.5萬億美元,約占全球總在管資産的33.8%-40.5%。

現狀分析:

ESG究竟是什麽

從字面意義上看,ESG代表着環境、社會影響與公司治理,但究其本質,我們認爲,ESG策略的核心在于構建投資組合時不僅要關注投資标的從事怎樣的商業模式,還要關注其是如何運作這樣的商業模式的。

 

正因爲此,ESG策略的實施方式多種多樣,例如将一些不符合标準的企業排除在外,又如評估一家企業的商業模式是否可持續等等。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整個可持續投資策略正從簡單的包含或排除一些企業轉向更廣泛的主題投資策略。譬如,不少投資者将化石燃料闆塊排除在外,這不僅僅是因爲化石燃料會産生溫室氣體,更是因爲在全球減少碳排放的大趨勢下,包含此類資産會對投資組合産生巨大的風險。最終,投資者會轉向可持續的發展主題,比如清潔能源、經濟适用房以及醫療保健等等。

 

爲何關注ESG:非财務指标也能對投資決策産生大影響

一般而言,财務指标是投資決策中重要的考量因素,而ESG往往被認爲是非财務指标,那麽其又是如何對投資決策産生重大影響的呢?我們認爲有以下三點可以考慮:

 

第一,忽視ESG可能會增加風險,錯失增長機會。

ESG因素正日益成爲驅動超額收益的一大動力,這既來源于排除不符合ESG标準的标的以降低組合風險,也來源于尋找那些ESG表現出衆的企業來加強投資收益。ESG投資同時還會賦予投資者前瞻性視野,以檢視哪些商務模式可能在未來沒有一席之地。舉例而言,當石油出現,作爲一種相對更加便宜、清潔、有效的燃料取代鲸油時,捕鲸這個行業卻花了60多年才完全消失。不過,一個有前瞻性的投資者可能在第一口油井被開采之時就預見到捕鲸業日後的衰落。

 

第二,ESG投資是對未來的投資。

随着時代發展,世界正逐漸向低碳經濟轉變,消費者也在社會責任問題上對企業有更強的問責權。投資者需要看清這種趨勢,并投資未來,那将是一個人均壽命更長、社會更加關注氣候變化、新興市場不斷崛起并帶來廣泛需求以及人們日益關注網絡隐私與安全的世界,這些趨勢不僅長期來看不可阻擋,也與ESG關注的重點不謀而合。

 

第三,ESG正在改變投資界的邏輯。

目前,投資界正有一部分投資者通過攫取ESG機會以達到所謂的雙底線或三底線投資(即在投資時除了考慮财務指标之外也加上對社會的影響)。他們中的一部分人主要關注于産生積極社會影響的企業,另一部分人則關注于發展或支持未來技術的企業。譬如,已經在進行能源結構轉型的企業固然是投資組合中具有韌性的一員,那些支持能源轉型的企業也值得投資。另外,整個金融生态系統也在改變,更多地去考慮有利于人類和地球的投資方式,這種投資方式已經不僅僅考慮股東利益,而是兼顧到方方面面相關者的權益。

 

爲何現在對ESG加以關注

調查顯示,目前,多數人已經将氣候變化視爲人類生存的根本威脅之一,超過1100家企業也在去年宣布了要達成淨零碳排放的目标,其中不乏各行業的巨頭,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企業中,有7家都宣布了碳中和目标,即便是一些傳統能源企業也表示要在未來達成淨零碳排放目标。與此同時,在社會責任方面,去年的“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使得更多企業和國家開始關注少數族裔的就業問題,多元化也成爲不少企業文化中的關注重心。

 

監管層面,政府雖然不是ESG投資的引領者,但也起到了積極作用。例如,歐盟制定了《歐盟稅務與持續性财務披露條例》,要求資産管理公司加強ESG投資披露的透明度,這不僅僅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式,更引導了資金流向可持續投資領域,同時使得投資者可以公開透明地衡量投資機會。

 

投資策略:

當然,最終每家企業對社會和環境都會産生好的和壞的影響。過去,這種影響很難去衡量,但現在随着數據披露越來越透明,人工智能等技術越來越發達,投資者已經可以近乎實時地關注每家企業的ESG表現。 企業對于社會和環境影響的程度正日益成爲投資者提高組合質量和回報的重要考量因素。

 

部分投資者會把影響力作爲評估風險與回報的新維度,但這會直接将其與風險和回報相聯系起來,似乎要在這兩者之間做一個權衡,我們認爲這不是一種權衡,而是進行資産配置時的一個重要考量維度。總的來說,無論是投資者也好還是企業也好,他們都可以通過投資清潔能源、網絡安全、亞洲崛起等我們此前提到的不可阻擋的趨勢以改善企業形象,促進對社會和環境的積極影響。
 

【免責聲明】123财經導航所發布的信息内容僅供交易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網站上部分信息内容及圖片來自于網絡/注冊作者/投稿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您與我們聯系關閉,郵箱:938123@qq.com。
hhhhhhh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 *站點:
  • *網址:
  • 類型:
  • 聯系方式:
  • 簡介:

  • RRH123歡迎您的加入!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
  • *類型:
  • *問題:
  • 圖片說明:
  • 聯系方式:

  • RRH123感謝您的反饋!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