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1x
香港:获取中
  • 紐約:2025-04-14 15:24:29
  • 倫敦:2025-04-14 20:24:29
  • 東京:2025-04-15 05:24:29
  • 悉尼:2025-04-15 06:24:29
  • 香港:2025-04-15 04:24:29
  • 新加坡:2025-04-15 04:24:29
首頁> 資訊> 每日分析 >正文

誰在逼雷軍造車?小米造車能成功嗎?

思想碰撞今天聊聊小米造車!小米終于公開了造車計劃:10年投資100億美元。這是一個沒有計劃的計劃。如果老闆問你明年的工作計劃是什麽,你總不能回答996或是穿西裝吧?

來源:老司機野駛 作者:韭菜斯基

思想碰撞

今天聊聊小米造車!

小米終于公開了造車計劃:10年投資100億美元。這是一個沒有計劃的計劃

如果老闆問你明年的工作計劃是什麽,你總不能回答996或是穿西裝吧?

計劃應該是什麽時間在什麽地點找什麽人用什麽方法辦什麽事

例如造車,定位是什麽,價位是多少,投入多少,各個時間節點達成什麽目标。

最起碼要說清楚對标哪個品牌哪款車型

跟之前無數次辟謠不同,小米這次不需要隐藏自己的意圖,雷軍不說,大概是他們真的沒想清楚

雷軍說,白天他會想到10個必須做的理由,到晚上,冷靜下來,又可以列出10個不能幹的理由。

我想他之所以最終決定造車,不是因爲他知道怎麽做,而是因爲他知道他不得不做。

誰逼的呢

他提到了董事會、朋友和粉絲。

董事會要他認真研究,朋友勸他追趕風口,粉絲期待小米帶來變革。

他能怎麽做

雷軍可以不造車,小米卻不可以。

小米可以不造車,但小米的資本、盟友、員工、粉絲可能都會倒向電動車,倒向一個能造好智能電動車的科技公司。

到時候小米的最後一條推送可能是:我們什麽都沒做錯,隻是時代不需要我們了

諾基亞、摩托羅拉、大潤發,莫不如此。

這顯然是雷軍不能承受的。提到造車就不能不提賈躍亭。

他雖然卷走了幾百億,卻留下了一個價值幾千億的教訓:造車很燒錢,而且很可能破産。

FF汽車就不說了,無底洞,神仙難救。

特斯拉15年虧了50億美元,幾度瀕臨破産,這兩年才站穩腳跟。

蔚來汽車4年虧了57億美元,要不是合肥出手相救又趕上新能源汽車行業再次爆發,可能也涼了。

截至2020年末,蔚來、小鵬、理想的累計投融資總額分别是835億元、458億元、362億元。

花了這麽多錢,這些電動車企業去年賣了幾台車呢?又賺了多少錢呢?

特斯拉賣了近50萬輛,虧了8億多美元,靠賣碳排放積分賺的16億美元首次實現年度盈利。

蔚來汽車賣了4.3萬輛,虧了53億元。

小鵬汽車賣了2.7萬輛,虧了27億元。

理想汽車賣了3.2萬輛,虧了1.5億元。

威馬汽車賣了2.2萬輛,前三季度虧了37億元。

有數百億金錢,有強大的團隊,有車上市,賣得也不錯,依然連年巨額虧損

不是針對某一個企業,而是在座的各家新能源車企都是虧損小能手。

傳統汽車行業也不樂觀,去年20家國際主流車企有三成出現淨虧損。

由此可見,造車天然就是一個燒錢容易賺錢難的行業

或許1000億都打不住。

有鑒于此,小米憑什麽造車?雷軍說小米的優勢是有錢。

1080億的現金儲備,10年投入100億美元,首期投入100億人民币。

有魄力,但是不夠

雷軍說小米有1萬多人的研發團隊,卻沒說有幾個人懂造車。

1萬多手機行業的精英過去沒能造出好用的手機芯片,未來就突然能造出好用的智能電動車?

砸錢造不出芯片,又怎麽能造出對芯片要求更高的智能電動車呢

我突然明白雷軍爲什麽說這将是我人生中最後一次重大的創業項目,我願意押上我人生積累的所有戰績和聲譽,爲小米汽車而戰

他還拒絕了一切投資。

因爲沒有哪個局外人比他更懂造車有多難。他是國内首批特斯拉車主,8年前就拜訪過馬斯克。

他投資了蔚來汽車、小鵬汽車,股票是賺了,有錢途但是看不清前途

按照正常人的邏輯,見好就收,何必蹚這趟渾水呢?

這恐怕跟雷軍的個人經曆有關。

不得不說雷軍是個天賦極高而且勤奮的人,2年修完大學學分,擅長計算機編程,寫過書、創過業、當過老總和投資人,再次創業又取得成功。但是細看之下,他的成功并不是穩赢。

大四創業,被盜版商打敗。

加入金山,當上總裁,被360重創。

作爲投資人,投資的卓越網、多玩、凡客誠品等衆多項目都沒落了。快40歲時,雷軍感歎自己一事無成,決定創辦小米。

巅峰時期的小米,市場份額達到了22%,互聯網手機的概念風靡一時。

奈何競争對手紛紛反應過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小米的市場份額跌到了9%,再下滑一些,可能就要歸類到“Others”當中了。

現在能重回全球前三,很大程度上要拜對手出現了意外情況。

這也是小米敢探索汽車賽道的底氣之一:不怕對手偷襲

真的不怕嗎?

雷軍的前半生看似成功,卻常常顯得被動

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當他到達不惑之年時,同時期的學霸都功成名就了,他得隻剩下錢。

他想做成一番事業,可每一條賽道都有霸主,他隻能選擇開辟一條新路:互聯網手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雷軍是被迫做手機的。

正如他今天被迫做汽車。

智能手機、智能家電的打法都被對手學會了,他想保持成功,想追新風口,隻能做智能汽車。

這些年每當傳出小米造車的傳聞,小米的股價就好像打了強心針,上漲一波。

這次明确說要造車,又上了近5%

資本的意圖很明顯了,就是要你造車

或許是想擺脫資本的束縛,這次創業雷軍才拒絕了資本插手。

資本的手是無形的。

造車是燒大錢的買賣,你不要投資,資本就投你的競争對手。

除了傳統車企和新能源車企,同在手機行業的華爲、OPPOVIVO,甚至一加、魅族、聯想、中興都不能忽略。

誰不知道造電動車能拉動股價?

造車虧本,賣股票能賺錢呐!

或許别的手機廠商正盼着小米探索出一條成熟的互聯網汽車賽道,然後複制打法,後來居上呢。

趕緊加大促銷力度,給小米施加壓力!

随着芯片制程工藝接近1納米制程的天花闆,外加制裁隐患,智能手機的創新已經變慢。

造手機從創新科技行業逐步轉變爲傳統制造業,資本和人才都會流向更有想象力的智能電動車行業。

這是逼雷軍轉型的第三股力量:盟友的前程。

資本、對手、盟友、粉絲,還有不甘心落伍的雷軍,或許正是這五種勢力的合力,形成了一股時代的推力,促使雷軍做出了造車的決定。

皆大歡喜,除了雷軍自己。

他從一個成功者,變回了一個茫然的探路者。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免責聲明】123财經導航所發布的信息内容僅供交易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網站上部分信息内容及圖片來自于網絡/注冊作者/投稿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您與我們聯系關閉,郵箱:938123@qq.com。
hhhhhhh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 *站點:
  • *網址:
  • 類型:
  • 聯系方式:
  • 簡介:

  • RRH123歡迎您的加入!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
  • *類型:
  • *問題:
  • 圖片說明:
  • 聯系方式:

  • RRH123感謝您的反饋!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