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多数亚洲经济体采取宽松货币政策。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共有30个亚洲经济体总计实施了80次降息(见表1.1)。
2020年1月,为应对经济下行风险,土耳其、马来西亚等经济体开始实施降息行动。
2月,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暴发,更多亚洲经济体加入降息行列。受疫情突发影响,中国央行加大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2020年2月将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降至4.05%。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也在2020年2月启动降息进程。
2020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肺炎疫情具有全球大流行特征,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受到巨大冲击,世界各国央行纷纷降息加以应对。
特别是3月3日和3月15日,美联储两次实施紧急降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0~0.25%,并在随后实施开放式量化宽松政策。受此影响,亚洲经济体也出现密集降息潮。
2020年3月16日,韩国央行宣布进一步放宽货币政策,将基准利率降低50个基点至0.75%,这是该国央行首次将基准利率降至1%以下。
3月17日,在2020年1月、2月降息的基础上,土耳其央行再次降息100个基点。
3月27日,印度央行紧急降息75个基点至4.4%,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冲击。
据统计,2020年3月,至少21个亚洲经济体央行实施了降息。巴林、约旦、科威特、老挝、卡塔尔等国央行则在3月实施了2020年唯一的一次降息行动。
疫情的快速蔓延推动亚洲多个经济体
在2020年第二季度继续降息。2020年4月20日,中国央行进一步将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调至3.85%。4月22日和5月21日,土耳其央行分别降息100个基点和50个基点;
5月22日,印度央行再次下调利率至4%,达到历史最低点;5月28日,韩国央行再次降息25个基点至0.5%,为该国有记录以来最低水平。
此外,亚美尼亚、格鲁吉亚、缅甸、巴基斯坦、菲律宾、斯里兰卡等国央行在第二季度都至少实施了两次降息行动。
从2020年第三季度开始,部分是因为通货膨胀率有所上升,部分是因为基准利率已经降至低位,亚洲各经济体降息的幅度和频率都有所放缓。
进入2020年第四季度,只有阿塞拜疆、印度尼西亚、蒙古国、菲律宾四国央行实施了降息行动。
除了降息外,大部分经济体还采取了其他的宽松货币政策。
为支持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中国央行在2020年1月设立3,000亿元专项再贷款的基础上,2月又增加再贷款、再贴现专用额度5,000亿元,4月再次增加中小银行再贷款再贴现额度1万亿元。
此外,中国央行还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全面或定向降低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等货币政策工具,维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总量处于合理充裕水平。
2020年,日本央行继续将基准利率维持在-0.1%不变,但在疫情发生后,其也增加了对于日本政府债券的购买规模和频率,并在4月27日决定不设上限购买日本国债。
印度央行也加大了疫情期间的流动性注入力度。2020年4月,印度央行实施了总额5,000亿卢比的长期回购操作(LTROs),2020年10月,印度央行再次决定,实施为期3年、总额为1万亿卢比的定向长期回购操作(TLTROs)。韩国央行也通过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参与者范围、扩大公开市场操作的合格抵押品范围、购买韩国政府债券等,以此来改善金融体系的流动性状况。
但也有少数经济体央行在2020年实施了加息行动,其中部分来自应对通货膨胀压力,部分是出于抑制货币贬值的需要。
吉尔吉斯斯坦是唯一一个在2020年只进行加息的经济体。2020年2月,在通货膨胀预期上升的情况下,吉尔吉斯斯坦央行将政策利率从4.25%提高到5%。
2020年3月,为缓解哈萨克斯坦坚戈由于石油价格下跌所带来的贬值压力,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哈萨克斯坦央行将基准利率上调275个基点至12%。不过,在疫情冲击之下,2020年4月,该国央行即扭转了货币政策方向。
在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的双重压力之下,土耳其央行在2020年9月、11月、12月分三次累积加息875个基点,这使得该国货币政策利率甚至高于疫情暴发之前。出于与土耳其类似的原因,亚美尼亚也在2020年12月将政策利率上调100个基点至5.2%。
2021年亚洲多数经济体货币政策预计仍将保持宽松立场。在疫情的持续影响下,亚洲各经济体经济增长依然面临较大的压力,各经济体仍有通过宽松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部分存在政策空间的经济体可能会进一步降息。
但是,各经济体在货币宽松的过程中也有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是通货膨胀和货币贬值压力将抑制部分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
二是部分经济体的利率水平已经处于低位,这也将进一步压缩其降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