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暴发的百年不遇的新冠肺炎疫情,已在世界范围内肆虐一年有余,人民的生命健康、各国的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付出惨重代价,全球离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差距拉大。
各国疫情防控水平与疫苗分配不均衡,经济复苏不平衡,带来国家分化、不平等扩大和阻碍包容性增长的巨大风险。同时,还有可能加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使全球治理变得更为复杂,进一步削弱世界抵御未来冲击的能力。
该报告强调解决四大“发展赤字”以实现可持续复苏,它们分别是卫生健康赤字、基础设施赤字、绿色赤字和数字赤字。
在卫生健康赤字方面:由于政府财政能力不足或规划不够合理,许多亚洲经济体都面临医疗资源短缺,对传染病准备不足的困境。同时,在亚洲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大陆上迅速分发疫苗也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各项防疫政策需要保持稳定,才能使得疫情得以平息。加大对于健康、教育、环境等方面的投资,提高医疗服务的便利性,落实带薪病假等社会制度将对社会大众的健康产生显著。影响。此外,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对于卫生安全和防疫工作也至关重要。
在基础设施赤字方面:亚洲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平衡,各国以及次区域之间的贸易壁垒相对较高。硬件与软件基础设施都需要增强韧性,以更好地支撑区域内经济活动和供应链稳定。加快建设跨区域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坚定执行包括刚刚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内的自由贸易协定,进一步利用好电子商务与自动化等新兴技术和业态,将是确保生产与贸易在后疫情时代继续蓬勃发展的有力保障。
在绿色赤字方面:随着经济快速发展,亚洲国家的二氧化碳排放也快速上升。尽管风险程度因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实力而异,许多国家面临着严重的环境和气候风险,以及适应和缓解气候变化压力的挑战。中、日、韩等亚洲国家领导人在2020年做出碳中和的目标承诺,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在产业转型、技术进步和融资改革等方面,政府需要拿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路线图。
在数字赤字方面:亚洲经济体间的数字不平等切实存在,顶尖的数字技术企业在地理上高度集中。疫情暴发后,一系列改革正在酝酿之中,包括一些地方新建数字化平台。数字技术的应用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并且相关领域的监管也有待加强。如何缩小亚洲各经济体之间的数字鸿沟,是目前亚洲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根据我们对企业可持续发展所作的调查,半数企业管理者对于全球经济恢复前景持中立态度,但60%的管理者对亚洲经济表示乐观。大多数企业家认为,迅速采取疫苗接种行动并逐步放松封锁措施、缓解贸易摩擦、稳定全球价值链和技术创新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在亚洲,除了疫情防控措施以外,区域贸易一体化和(通过“一带一路”“连接欧亚”等倡议)加强跨境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是排名前三的复苏主要动力。此外,政府的引导、提供供应链支持以及市场传递价格信号对于建立正确的激励机制至关重要。
最后,该报告就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一系列行动建议,从而为可持续复苏打下基础,实现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提出的“重建更好未来”。这一切需要从政府到企业,从公众到国际社会,携手合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缩小四大发展赤字,解决好全球“治理赤字”。这其中,坚持多边主义至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