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对经济研判略偏乐观,更关注经济恢复不均衡,认为输入型通胀风险可控
央行对国内经济研判略偏乐观,更关注经济恢复不均衡。“稳中加固”的表述,表明央行对总量经济研判略偏乐观;同时,央行明确强调我国“经济恢复不均衡”,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困难较多。事实上,经济修复的“K”型分化在国内消费、工业生产、制造业投资等领域已较为突出,国别之间的分化也较为凸显。“世界经济复苏不平衡”下,央行指出部分新兴经济体货币贬值、资本外流压力加大。
央行以专栏形式,详细阐述国内外物价走势,认为输入型通胀风险总体可控。央行指出,大规模刺激方案、疫情对供给端的制约、超宽松货币政策,是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三大原因;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可能使全球通胀中枢延续“温和抬升”,进而可能阶段性推升国内PPI。但央行认为,若无内需趋热叠加,不会出现明显的输入型通胀;密切关注大宗商品涨价对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影响。
政策基调中性、兼顾当前和长远,重心向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安全倾斜
政策基调中性、兼顾当前和长远,注重精准施策。“把服务实体经济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珍惜正常的货币政策空间”,基本延续前期表态,意味着下一阶段货币政策或仍相对中性,既不会大水漫灌、也较难明显收紧。“兼顾当前和长远”的表态,基本延续了四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思路;强化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中短期重在稳就业保民生,中长期立足于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等。
政策重心向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金融安全倾斜。央行首次提出“构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长效机制”,包括预防、预警、处置、问责等几个维度,要求压实各方责任、完善风险监控等;“建立地方党政主要领导负责的财政金融风险处置机制”,但并不意味着刚兑、兜底,央行也指出要防范“道德风险”。央行还强调,“维护和塑造金融安全”、“防范市场风险”,要压实中介机构职责、坚决打击逃废债等。
央行强调信贷合理增长,或指向节奏和结构优化;流动性环境或延续中性适宜
除货币和社融外,央行明确强调保持信贷合理增长。自2019年四季度以来,央行再次将信贷和货币、社融放在同等位置,强调保持合理增长,或有两层含义,一是,总量合理、节奏适度,二是,地区、行业和企业等层面的结构合理,提出“平衡区域金融支持力度”,加强房地产相关信贷管理、加大支持中小微企业等。
流动性环境,基本延续前期表态。不同于以往,本期报告将货币信贷、社融等宏观流动性,和微观流动性环境的表述顺序调换,先强调货币货币、社融,后提及政策工具运用和流动性环境,或缘于流动性表态并无二致。此外,专栏一阐述了现代货币政策框架,指出中介目标内嵌了“稳定宏观杠杆率的机制”;专栏二阐述了公开市场操作思路,每日连续开展操作,来引导市场利率围绕政策利率波动。
风险提示:海外疫情反复,金融风险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