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一直是大家非常關注的問題,根據這次人口普查結果,我國人口老齡化情況究竟如何?在家庭和社會養老負擔不斷加大的背景下,如何推動人口結構優化、破解人口老齡化矛盾、延長退休年齡政策什麽時候實施?
普查的數據顯示,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18.70%,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3.50%,人口老齡化的主要特點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老年人口規模龐大。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億人,其中,65歲及以上人口1.9億人。全國31個省份中,有16個省份的65歲及以上人口超過了500萬人,其中有6個省份的老年人口超過了1000萬人。
第二,老齡化進程明顯加快。2010年-2020年,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個百分點。與上個10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個百分點。
第三,老齡化水平城鄉差異明顯。從全國看,鄉村60歲、65歲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爲23.81%、17.72%,比城鎮分别高出7.99、6.61個百分點。老齡化水平的城鄉差異,除了經濟社會原因外,與人口流動也是有密切關系的。
第四,老年人口質量不斷提高。60歲及以上人口中,擁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有3669萬人,比2010年增加了2085萬人;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爲13.90%,比10年前提高了4.98個百分點。10年來,我國人口預期壽命也在持續提高,2020年,80歲及以上人口有3580萬人,占總人口的比重爲2.54%,比2010年增加了1485萬人,比重提高了0.98個百分點。
人口老齡化是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也是今後較長一段時期我國的基本國情,這既是挑戰也存在機遇。比如,人口老齡化從挑戰方面看,将減少勞動力的供給數量、增加家庭養老負擔和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壓力。同時也要看到人口老齡化促進了“銀發經濟”發展,擴大了老年産品和服務消費,還有利于推動技術進步。這都帶來一些新的機遇。而且,在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中,60-69歲的低齡老年人口占55.83%,這些低齡老年人大多具有知識、經驗、技能的優勢,身體狀況還可以,發揮餘熱和作用的潛力較大。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把應對人口老齡化作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關系全局的重大戰略任務進行統籌謀劃、系統施策。接下來,我們要開發好、利用好人口普查數據,對普查數據進行認真研究,開展深度分析,切實爲科學制定政策提供統計信息支撐。同時,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實施漸進式的退休年齡”。按照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的要求,既要借鑒國際通行做法和經驗,更要綜合考慮人均預期壽命提高、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受教育年限增加、勞動力結構變化等因素,按照小步調整、彈性實施、分類推進、統籌兼顧等原則,逐步延遲法定退休年齡。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