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市場的朋友都知道,前一段時間國内商品期貨瘋漲,比如銅,鐵礦石,焦煤等産品。有朋友提到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爲什麽大宗商品猛漲,大宗商品的股票不漲。”筆者認爲這是很有代表性的問題,市場的确表現出,大宗商品猛漲,相關股票漲幅卻非常有限。按照一般的理解,大宗商品猛漲,相關企業盈利增加,股票不應該大漲嗎?
但我們實際看到的卻不是這樣。
比如下圖是現貨黃金和黃金股票(山東黃金)的走勢疊加圖。我們明顯的看到,在最近這段時間,現貨黃金近期整體呈現上漲,黃金股票卻是呈現下跌走勢,現貨黃金和黃金股票呈現背離走勢。
在富拓交易平台中,目前可以交易的大宗商品包括美油(紐約原油)、布油(布倫特原油)和天然氣現貨交易。
所謂現貨交易,和期貨交易最大不同是,交易者不用考慮合約到期日。在期貨交易中,合約到期日前投機者必須要處理持有頭寸,不然就會進入到實物交割階段。
除了現貨、期貨,平時我們還能接觸到的是相關商品的股票,比如山東黃金、雲南銅業等。這些企業的運營和大宗商品價格有非常密切的關系。
現貨,期貨,股票。他們之間的關系是什麽呢?
現貨,受當下供需關系影響,行情走勢反應的是及時的基本面事件。
比如原油,如果歐佩克決定三個月以後要增産原油,和決定立即增産原油,對現貨的影響是完全不同的。
期貨,可以理解爲未來的現貨,反應的是未來交割的大宗商品(時間一般是一年以内)。
分析者考慮的是,在現狀的基礎上,未來(交割期内)的變化可能性。比如,市場預期6個月以内美聯儲可能會收緊貨币,那這個預期就會反應在期貨價格變化上。
股票,反應的是長期企業盈利狀況。雖然商品的上漲能立即的提高企業的盈利,但這并不是股票主力所重點考慮的問題,他們的着眼點是長期。
一隻股票從建倉,到拉升需要很長的時間。最複雜的是最後還涉及到出貨階段。在出貨階段,如果市場環境不配合,比如大盤走勢不配合,商品價格正在下跌,誰來承接這些股票呢。
所以大宗商品股票的主力,他們的眼光會更長遠,會看到至少兩三年後的情況。在未來兩三年的情況不明朗之前,他們不會輕易動作。否則,可能就是自己進去把股價拉上去了,最後找不到人接盤。接盤人爲什麽要來接盤,一定是在當時的市場環境中,他們認爲股價還要漲,他們還能掙錢。
在2020年現貨黃金和黃金期貨大漲,但“山東黃金”的這個黃金個股卻漲幅有限。其實就是主力預期黃金未來一段時間增長乏力,市場環境并不一定好。從今年目前黃金的走勢看,主力的這個決定是對的。可以想象,要是去年他們把股價拉上去了,以目前的黃金市場氛圍,并不利于他們的出貨。
所以,現貨、期貨、股票的區别就是以現在的原點,去展望未來發展的可能性。你對該産品能看到多遠的時間,決定了你應該選擇去做現貨,期貨,還是股票。
更好的是情況是,從上文也可以看到,現貨、期貨、股票他們的漲跌周期并不相同。你甚至可以利用他們的這個不同節奏,在幾個品種之間自由切換。
——本文作者:黃俊
(FXTM富拓特約分析師)
*版權說明:本文爲FXTM富拓分析師原創,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