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現在都喜歡往股票市場鑽,因爲就想靠着股票賺點錢,但是對于剛入門的新手股民來說什麽時候行情比較好,什麽時候股票容易漲,都不是很清楚。那麽接下來我就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股票行情一般在一四季度爆發的多,二三季度震蕩回調的概率大,華爾街也有sellinmay,意思是賣在5月一說,爲什麽會這樣,我們下面來分析下,其實這一說法是有一定的根據的,要不然也不會這樣一說。
從主力操資金看
市場行情毫無疑問是主力運作的結果,沒有主力資金的運作,很難有行情啓動。而主力資金是操盤手嗎是運作,這些公募私募的操盤手每年的分紅和自己的業績挂鈎,而業績是一年一結。言外之意,這一年中隻看年底結賬前的業績,那時業績好,分紅就多,業績不好,分紅就少,甚至沒有。因此,四季度往往會有一波基金經曆拉業績的行情,或多或少會有一波行情。比如2018年,如此糟糕的行情,到了11月份不也爆發了一波行情嗎。
再來看一季度,一季度一般是主力布局的時間,也就是建倉收集籌碼時間,上一年結束了,新的一年開始,總不能空着倉吧,建倉就會有資金進入,所以,一季度一般也會有行情。而二三季度不同,一般是洗盤的時間,一邊洗盤,一邊收集籌碼,壓低成本,所以,二三季度很少見到行情啓動。從消息面看
一季度和四季度每年都有兩會行情,年報行情,高送轉行情,各種政策利好高發期。反觀二三季度,半年報和三季報的重要程度根本無法與年報比,再說了,三季度都不需要審計,我們看報表一般就看年報,季報關注程度就小多了。再加上,每年兩會之會就會出現政策的空窗期。
我們知道,一波行情的啓動需要各方面共振,政策面、基本面、資金面、消息面,以及走勢結構上配合下才會啓動。比如2440那一波,之前經曆了商譽減值的風險釋放,兩會臨近疊加節後資金回流,有資金進場布局;消息面上,貿易緩和;政策面上發布了重組新規等,在重多利好共振下才走出了這一波行情。
股市有自己的節奏,這個節奏也暗含一定的規律,在資金面,消息面,政策面共振下有行情啓動的概率才大,這叫亂世出英雄,和平年代哪會有那麽多的英雄,因爲沒有舞台可以表演。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