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呈現了哪些結構性特征?預計下半年社會融資将會有怎樣的變化?
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調查統計司司長阮健弘:
今年上半年,中國的社會融資規模累計增量是17.74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少3.13萬億元,但是比2019年的同期是多3.12萬億元。
6月末,社會融資規模餘額的增速是11%,與上月末基本持平。這樣的一個增速,與名義增長的增速基本匹配,總體來看,金融對實體經濟的資金支持與經濟發展是相适應的。
我們看一下社會融資規模的結構,從公布的數據裏可以看到,社融的結構有一些分化,這種分化可能會對總量的感受産生一些影響。
少增或者多減的方面
一是影子銀行壓降使表外融資減少得比較多。
上半年,委托貸款、信托貸款和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彙票三項表外融資淨減少了8436億元,同比多減8699億元。
二是去年爲對沖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沖擊,政府債券和企業債券發行量都比較大,今年是恢複了常态化增長,所以有一個高基數的對比。
多增的方面是對實體經濟發放人民币貸款和股票融資有所增加,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币貸款比上年同期多增了6135億元;非金融企業的股票融資是4955億元,比上年同期多增2494億元。
下半年,穩健的貨币政策将靈活精準、合理适度,服務好實體經濟,預計社會融資規模将平穩增長,增速與GDP名義增速基本匹配。謝謝。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