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6月信贷数据强势反弹
上周五,中国人民银行公布6月信贷数据,社融规模增量、新增人民币贷款均超预期。其中,6月份社融增量为3.67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2008亿元,相比3-5月出现明显改善;6月份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12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增3086亿元,远高于近五年历史同期值,其中,企业中长贷继续保持强劲。
货币方面,6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8.6%,增速较上月末提高0.3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5.5%,增速比上月末低0.6个百分点;M2-M1剪刀差结束连续收窄态势,6月扩大至3.1%。
央行宣布全面降准,执行速度和力度均超出市场预期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商业银行必须缴存央行的法定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率。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通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因此,降准是央行非常重要的货币政策之一。
7月7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两日之后,7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将于7月15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本次下调后,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为8.9%。
由于在国常会后,市场预期央行可能采取定向降准措施,因此,最终宣布的全面降准超出市场预期。此次降准释放长期资金约1万亿元,其中有4000亿由金融机构用于归还7月到期的4000亿中期借贷便利(MLF),净投放流动性约6000亿。
央行强调,此次降准或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降准可以提升银行资产配置能力,以更好的服务高质量发展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第二,今年以来部分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一些小微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等经营困难。降准可以调整央行融资结构,有效增加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更好的支持中小企业;
第三,此次降准有望为银行降低130亿元的融资成本,传导至企业,有利于降低企业的整体融资成本。
花旗认为,6月信贷数据和降准措施可能暗示未来货币政策偏宽松
过去一段时间以来,市场一直担忧下半年中国货币政策是否将进一步收紧,此次超预期的降准使得市场对未来货币政策预期也产生一定转变。然而,尽管采取了降准措施,但央行依然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立场没有改变,不会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发力。
花旗认为,由于经济体内的金融脆弱性有所加剧,退出宽松政策本身可能会带来新的风险。此次降准可能一方面反映了政府对二季度经济增速出现放缓的担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过程中,中小微企业面临的挑战在不断增加。
总体来看,本轮中国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可能仍将面临诸多挑战,花旗预计中国央行将会保持谨慎,并且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花旗认为,此次降准可能暗示未来中国货币政策更偏宽松,利好中国经济持续复苏以及整体金融稳定。
降准有望利好风险资产表现
尽管一些市场人士担忧降准可能拖累人民币汇率,但花旗认为,此次降准更多是针对中小企业,并且在基本面上,中国的国际收支背景依然利好人民币走势。因此,花旗预计降准并不会对人民币的走势带来很大负面影响。
中国股市方面,尽管经济增速放缓可能给股市带来一定压力,但花旗认为,降准意味着此前市场担忧的下半年大幅收紧货币政策的尾部风险显著降低,利好股市等风险资产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