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8月3日宣布,自8月6日起,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0调整为20%。央行称,近期受贸易摩擦和国际汇市变化等因素影响,外汇市场出现了一些顺周期波动的迹象。将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20%是为了防范宏观金融风险,促进金融机构稳健经营,加强宏观审慎管理。消息公布后,离岸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快速升值至6.84附近。分析师指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有望因此次政策稳定一段时间。6日16时30分,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收盘价为6.8420。
抑制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
央行新闻发言人表示,远期售汇业务是银行对企业提供的一种汇率避险衍生产品。企业通过远期购汇能在一定程度上规避未来汇率风险,但由于企业并不立刻购汇,而银行相应需要在即期市场购入外汇,这会影响即期汇率,进而又会影响企业的远期购汇行为。这种顺周期行为易演变成“羊群效应”。2015年“8.11”之后,为抑制外汇市场过度波动,人民银行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对开展代客远期售汇业务的金融机构收取外汇风险准备金,准备金率定为20%。该发言人续称,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简政放权、创新驱动战略等深化实施,中国经济增长协调性进一步增强。跨境资本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恢复平衡,市场预期趋于理性。2017年9月人民银行及时调整前期为抑制外汇市场顺周期波动出台的逆周期宏观审慎管理措施,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调整为0。
兴业研究分析师郭嘉沂指出,我国远期售汇业务宏观审慎措施分为三个阶段。2015年“8.11”后,央行将银行远期售汇业务纳入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经过两次“打补丁”后,央行进一步将准备金覆盖范围拓展到期权、货币掉期以及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境外金融机构。2017年9月,央行将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下调到0,逆周期调控措施调整至中性。2018年8月,面对国际外汇市场变动、货币政策分化和贸易摩擦,即期人民币汇率单向运行的特征加大,远期售汇业务宏观审慎措施率先回归,防止顺周期行为的扩散。
郭嘉沂认为,远期售汇业务宏观审慎措施在当前时点回归的原因在于,“其一,从美元锚的角度来看,人民币相对美元贬值超调程度达到3.8%,已达到阈值,而上一次贬值超调达到阈值之时恰逢逆周期调控措施之一——中间价"逆周期因子"推出之际。其二,从爬行盯住有效汇率的角度来看,截至2018年7月末,外汇交易中心披露的CFETS人民币指数回落到92.41,十分接近2017 年CFETS人民币指数的震荡底部92.26,亦即人民币有效汇率调控的"一重底"。其三,从贸易摩擦的角度来看,人民币汇率即期大幅贬值,部分受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升级所致的短期情绪影响。此次远期售汇业务宏观审慎措施回归,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断贸易战前景不明和外汇市场预期恶化构成的循环。此外,8月3日晚间国务院决定未来将对600亿美元美国进口商品征收25%、20%、10%、5%不等的关税,作为美对华2000亿美元商品加征25%关税的反制措施。此次宏观审慎措施有助于改善人民币预期,部分冲抵其影响。”
在建信金融资产投资有限公司研究主管韩会师看来,在此次央行再度调整远期售汇业务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之前,人民币市场情绪不甚稳定,投资者相当敏感,特别是自端午节后,人民币贬值预期骤然升温。“随着贬值预期的升温,境内结售汇市场本就不高的结售汇顺差快速萎缩,这反过来加剧了在岸市场的贬值压力。同时,在岸市场的快速贬值一定程度上也鼓励了离岸市场的做空力量。于是,一场"离岸发起贬值——在岸跟随——离岸受鼓励继续贬值"的贬值螺旋快速形成。”
汇率中期稳定须基本面配合
招商银行外汇首席分析师李刘阳表示,央行此次政策落地,让已经有些失控的市场情绪稳定了下来。“从过去两次的风险准备金调控经验看,政策至少能够阶段性稳定双边汇率的预期,并让汇率阶段性反向波动。2015年稳定了10周;而2017年政策调整后,美元兑人民币汇价在20周之后才创了新高。”李刘阳指出,然而,“过去两轮的准备金调控都没有改变既有趋势。因此,人民币汇率想要彻底逆转目前的守势,仍需要基本面因素的配合。中美贸易谈判、外贸数据和美元指数的走向将是最重要的三个影响因素。特别是中美贸易谈判,双方阶段性的关系缓和或许才是当下化解贬值心魔的良药。”
李刘阳认为,美元指数短期内即使见顶,也很难出现趋势性的下跌。货币政策的分化让美元指数在9月美联储议息前能够获得支撑,这将会限制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的涨幅。待美联储的货币政策重新与其他国家收敛之后,美元将破位下行,届时人民币将重启对美元双边汇率的升值行情。
“对于即期美元兑人民币,远期售汇准备金上调从情绪上支撑人民币相对美元升值,且购汇力量受到削弱,结汇盘陆续涌现,有助于推升人民币汇率。我们认为短期内美元兑人民币快速大幅升值的行情将告一段落,甚至会出现一波人民币升值反弹。”郭嘉沂表示,“然而,考虑到美元指数短线继续维持强势,中美货币政策分化延续,以及贸易摩擦的不确定性,不宜过早断言美元兑人民币年内高点已现。逆周期调控可以稳定情绪、避免超调,甚至阶段性成为方向性引导,但无法决定中期趋势。后续需密切关注是否有更多逆周期调控政策出现,进一步改善市场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