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1x
香港:2025-04-14 22:57:44
  • 紐約:2025-04-14 09:57:44
  • 倫敦:2025-04-14 14:57:44
  • 東京:2025-04-14 23:57:44
  • 悉尼:2025-04-15 00:57:44
  • 香港:2025-04-14 22:57:44
  • 新加坡:2025-04-14 22:57:44
首頁> 資訊> 每日分析 >正文

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一場糟糕的發布會

智堡 2022-01-27 10:03:06 關注
有關會議詳細内容,請移步我們的議息會議筆記。如果鮑叔并沒有在上任之初把一年的發布會次數從每季末的4次改爲每次會議的8次,那或許我們就無法欣賞到鮑威爾在今天發布會上的表演了。圖:聲明與縮表相關文件發布時,2年期美債收益率和股市的波動很平常,可14:30開始的發布會改變了一切。

本文由智堡原創,歡迎參加我們今晚的聯儲政策點評路演會議。

免責聲明:以下内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智堡的立場和觀點。

有關會議詳細内容,請移步我們的議息會議筆記。

如果鮑叔并沒有在上任之初把一年的發布會次數從每季末的4次改爲每次會議的8次,那或許我們就無法欣賞到鮑威爾在今天發布會上的表演了。

如果我們僅僅是獲得一份小幅實質性修改,但仍然克制的政策聲明。

搭配一份我們早就預料到的政策正常化(緊縮)的原則與計劃文件,市場本該可以收到足夠多的信号,同時又不至于陷入進一步的擔憂。

圖:聲明與縮表相關文件發布時,2年期美債收益率和股市的波動很平常,可14:30開始的發布會改變了一切。

但,14:30,發布會問答開啓之時,災難性的溝通就開始了。

在本次議息會議以前,市場對于聯儲的緊縮定價已經非常極端,“50bps”、“全年至少加息四次”以及“3月啓動”的預期都已經脫離了12月聯儲經濟預測中指引的水平與步伐。從修辭上看,市場已經做好了“steeper”、“faster”、“earlier”的緊縮準備。

1月上旬所公布的會議紀要更是雪上加霜,由于紀要中明确了縮表的節奏也會“faster”、“earlier”并且是“substantially”的,許多研究者已經将縮表的基準定位首次加息後立刻啓動幅度更大且節奏更快的縮表。

而在1月12日和13日的提名聽證會上,鮑威爾和布雷納德在政客面前大表抗擊高通脹的決心,而拜登回答通脹問題時爆粗口(“SOB”)的視頻又像在提醒市場,通脹确确實實是個行政當局無法忽視的“政治風險”,民主黨可能比聯儲更着急。

從聯儲曆史上的會議筆錄中可得,聯儲對于公開的政策文件中所使用的措辭都需要經過委員會的深度探讨,還可能存在多個版本,因此我們難免需要回到修辭學的範疇,去從本月議息會議的文件和文字中摳出細節,因爲所有的文字細節變化中都透露着聯儲官員們的想法變化。

聲明

從政策聲明(statement)中的變化來看,最主要的是對第一段整段的删除和第四段的一些修改。這兩部分的變動表明聯儲認爲當前美國的經濟狀況已經完全符合加息的标準,即通脹目标(甚至還超出)和充分就業目标都已經被達到了——因而得到了“将很快達到加息标準”的結論,也就是市場已經預期到的對3月加息的暗示。在我看來,聲明中的改變基本是符合市場預期的,也符合聯儲自去年11月以來的政策傾向。

需要注意的是,聲明中尚保留了近期Omicron對經濟存在影響的叙述,這說明雖然疫情風險在淡出聯儲的決策框架,但Omicron仍會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周期内擾動經濟數據,而這很有可能在未來構成市場轉向鴿派叙事的一大籌碼。

縮減美聯儲資産負債表規模的原則《縮表原則》

此次會議更新的另一大重要文件則是縮表的原則,這個文件的更新我們早有預料,但是此次更新有些怪異。

我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聯儲在緊縮周期中所倚仗的決策綱領文件是《貨币政策正常化規則與計劃》,英文名是Policy Normalization Principles and Plans。筆者之所以預測此次會議聯儲會對該文件進行更新,理由是2014年9月Taper臨近終結前的那次會議上更新了獨立于聲明外的《貨币政策正常化規則與計劃》,而由于此次Taper終結于3月初,故文件于1月底更新合情合理。

但是,此次更新的獨立文件并沒有命名爲《貨币政策正常化規則與計劃》,一是把“政策正常化”改爲了“縮表”,二是剔除了“計劃”,僅保留了“原則”。

詭異的是,這份有關“縮表”的文件,第一條元素竟然是重申“利率仍是主要的貨币政策立場工具”。整個文件的内容結構也和之前的《貨币政策正常化規則與計劃》沒什麽區别。

新的标題和剔除計劃的選擇令我感到非常困惑,因爲之前聯儲的正常化進程都是在《貨币政策正常化規則與計劃》這個文件的基礎上更新并附加新信息的,現在我們不知道聯儲未來是更新新的這個《縮表原則》還是會補充原來的《貨币政策正常化規則與計劃》,給我們做研究的時間線帶來了斷錯。

再來看内容,此次《縮表原則》中的内容實際上也并沒有超預期的部分,其内容符合聯儲12月議息會議紀要中的内容(比如“大幅縮減”)。雖然在啓動加息時間的節點問題上模糊化爲了“加息以後”(而非首次加息以後)。

綜合來看,我很難把這份文件的公布視爲聯儲在釋放鷹派的信号。

重申自身的框架

此外,本次會議上,聯儲“重申”(reaffirm)了有關其長期目标和貨币政策戰略的聲明,這是例行的。筆者閱讀了今年的版本,并沒有差異性。

爲什麽市場仍然受到了驚吓?

那麽問題來了,如果說,文件和修辭層面并沒有超預期的鷹派内容,那爲什麽市場仍然看上去很害怕呢?

問題出在糟糕的會後發布會,也就是下午2點30以後的災難。

在筆者的發布會觀看體驗中,此次發布會的體驗可以排得上前三,僅次于Draghi知名的那次“Whatever it takes”以及Lagard”We are not here to close spreads.”誇張地說,鮑威爾在發布會上的表現可以稱得上是反向“Whatever it takes.”

當然,媒體的渲染也是要接個鍋的,比如被頭條放大的“POWELL DOESN'T RULE OUT RAISING RATES AT EVERY FOMC MEETING”,翻譯過來是“鮑威爾沒有排除每次會議都加息的可能性”這直接被市場解讀爲“可能每次聯儲議息會議都将加息”

但實際上,如果你聽到了記者的問題,就能理解,記者實際上在問的是加息會怎樣在各個會議之間分布,鮑叔所回應的是每次會議都可能加息,力度也是不确定的。一經媒體渲染,就看上去變成每次會議都要加息了……

除此以外,市場之所以做出鷹派解讀,是因爲鮑威爾看上去對未來的政策路徑完全沒有明确的規劃,無論是幅度還是時間點上都是含糊其辭。大多數問題都是在搪塞。對于縮表,沒有提供增量信息,對于一些事關加息節奏的問題也是含糊其辭。

這就是非季末會議發布會難hold住的點,季末的發布會有經濟預測加持,主席可以通過經濟數據和預測來結合自身的政策傾向做溝通。而非季末會議由于沒有經濟預測,所有的政策溝通都是沒有數據根基的,你也很難轉移媒體的視線。因此,當媒體不斷就你的政策文件發問的時候,你沒有一個着力點。鮑威爾甚至在發布會時非常滑稽地提了一嘴自己的經濟預測中對通脹的預測變糟糕了,可見他有多麽需要數據來開展市場溝通。

如果你的發布會隻是在透露更多的不确定性而不是确定性,那麽顯然,波動就會加大。你不知道會不會加息“50個bps”,那我們就先定價了再說。

怎麽圓回來和五個或許

毫無疑問這是一場糟糕的發布會。但如果要幫鮑叔圓個場的話……

或許最糟糕的會議對應最爲極端的鷹派解讀。

記者的提問忽視經濟,鮑威爾在沒有經濟預測的前提下無法再校準經濟預期的時候,市場或許将重新放眼于經濟數據這些切實的東西來重新校準自身的政策預期。

這或許反而可以把當前脆弱的市場情緒從無止盡的鷹派循環中解脫出來。

下周的非農數據會是一個很好的觀察節點,沮喪的多頭或許又會開始營造未來衰退的叙事。

如果連“每次會議都可以加息”這樣的表态都能挨住,還有什麽恐怖的極端鷹派故事可以吓到多頭呢?

或許隻剩下“沃爾克轉向”了。

【免責聲明】123财經導航所發布的信息内容僅供交易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網站上部分信息内容及圖片來自于網絡/注冊作者/投稿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您與我們聯系關閉,郵箱:938123@qq.com。
hhhhhhh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 *站點:
  • *網址:
  • 類型:
  • 聯系方式:
  • 簡介:

  • RRH123歡迎您的加入!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
  • *類型:
  • *問題:
  • 圖片說明:
  • 聯系方式:

  • RRH123感謝您的反饋!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