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上世紀很難有人會聯想到,全球最大中央銀行的負責人能在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在1987年至2006年經濟繁榮時期擔任美聯儲主席一職,格林斯潘的存在改變了中央銀行作爲枯燥和無聊的代名詞。
投資者、政界人士越發緊緊抓住格林斯潘對經濟和貨币政策難以捉摸的評論,媒體也形成了對他搖滾明星式的仰慕。
這種關注度的背後,央行高官的一言一行對資産價格産生了直接影響——甚至決定市場牛熊。
圖:央行官員一句話有可能決定市場牛熊
因此,市場參與者都希望更好地了解和預判央行政策意見,這能很大程度上占據交易先機。
而在眼下各國央行零利率政策紛紛迎來轉向的關鍵節點,這種關注熱度達到了白熱化程度。
“讀懂央行”或許是每一個交易者都需要解決的課題,本系列内容将以央行政策如何影響市場的“深奧”問題,以不再枯燥的方式呈現給讀者。
Part.1
中央銀行幹些什麽?
中央銀行俗稱“銀行的銀行”,是各國商業銀行的指導機構。
央行設定中央銀行利率,并維護一國的金融穩定。不過要搞清央行的具體職責,才能了解其行爲動機和邏輯。
各國中央銀行的責任可能有所不同,但主要包括以下幾條:
1、保持價格穩定:保護本國貨币價值是各國央行的基本職責之一,這通過在經濟中保持适度的通貨膨脹來實現。
編者注:供應鏈問題和地緣政治影響導緻歐美經濟體通脹壓力陡增,這也是主要央行近期所面臨的最大難題。
2、維護金融體系穩定:央行會定期布置給商業銀行一系列壓力測試,以降低金融部門的系統性風險。
3、促進經濟均衡、可持續增長:一般來說,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是調控經濟的主要途徑。當政府耗盡預算時,央行仍能通過貨币政策來輔助經濟。
4、監管金融機構:以公衆利益爲出發,管理和監督商業銀行。
5、降低失業率:除了價格穩定和可持續增長,部分央行政策目标還會染指就業層面。這也是美聯儲的政策目标之一。
Part.2
如何履行職責?
央行通過以下主要手段幹預金融市場:
1、公開市場操作:指的是官方在公開市場上買賣政府證券(債券)的過程,從而達到擴大或收縮銀行體系中貨币量的目的。
2、指标利率調整:由央行貨币政策決策者制定的基準利率水平,以刺激或限制經濟活動。經濟過熱會造成高通脹,這正是央行希望維持經濟發展在适度水平原因。
此外,央行也扮演着“最後貸款人”的角色,可以借錢給政府,因此建立了投資者對政府将履行其債務的信心,這有助于降低政府借貸成本。
Part.3
由此産生市場影響
上述央行政策工具中,市場參與者最先關注的是央行利率,因爲伴随着利率的動态變化,機構和交易員會将資金引向利率更高的國家。
2008年全球危機爆發後,人們對于央行和貨币政策的地位以及觀點有了新的認識。“一段時間”、“較長一段時期”以及其他的模糊用詞出現在美聯儲的聲明中。
而由央行官員組成的“搖滾樂團”早已調高了麥克風的音量,沒人真正知道這些有關時間的措辭到底有多長,但卻給了他們更大的發聲舞台。
聆聽央行行長們發言後,認爲央行将進入加息周期的交易員将做多該貨币,而預計央行将采取溫和立場的交易員則會做空該貨币。
這種利率的變動或預期變動提供了基于兩國貨币之間的利差進行交易的套利機會,對資産價格會形成潛在的重大趨勢性影響。
Part.4
“鷹鴿互啄”
經常會聽到某一央行委員的立場是鷹派或者鴿派的,這兩個術語指的是這位官員更傾向于收緊或者放松貨币政策的立場。
其實鷹派和鴿派的“互搏”在央行采取利率行動很早以前就開始了。交易員們也會定期評估央行主席和其他高官的措辭,以尋找央行是否可能提高或降低利率的信号。
這些央行官員們透露的微妙線索被稱爲“前瞻性指引”,同樣有決定金融市場價格運行方向的能量。
(▲圖片來源:網絡)
首先具體來看鷹派和鴿派的意義——
·鷹派——代表緊縮性的貨币政策姿态。
如果央行官員講話中帶有這樣的字眼:
利率上升等,就流露了他們的鷹派姿态。
·鴿派——是鷹派的對立面,代表擴張性的貨币政策姿态。
如果央行官員講話中帶有這樣的字眼:
利率下調等,那麽他們的姿态被認爲是溫和的。
Part.5
市場影響深入比對
本節将通過一組表格,呈現鴿派和鷹派貨币政策對于金融市場影響的深入比較。
上表雖然不可能完全參透利率及貨币政策發生變動後,資産價格的具體變化路徑,但能大緻反映這隻“無形之手”對于市場所施加的“魔力”。
Part.6
小結
相信通過理解本期内容,大家可以根據央行委員講話内容來大緻了判斷其代表的政策立場,進而推導背後對于市場的影響。
未來幾期分享,我們還将逐一呈現美聯儲、歐洲央行等主要央行的運作方式,并定位各大行目前所處的政策節點,從而幫助交易者更好地把握市場運行節奏。
待續…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