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外彙投資就要了解外彙市場的特點,了解外彙市場的特點就要知道外彙市場有哪些有效性。這樣根據其有效性進行投資,我們才能稱作是有效投資。這篇文章給大家介紹一下關于外彙市場有效性的相關知識。
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MarketHypothesis,EMH)理論最早可以追溯至19世紀末。1889年Gibson在其著作中就曾描述了這一假說理論的大緻思想。Bachelier在1900年最先描述并檢驗了随機遊走模型,并認爲價格行爲的基本原則應該是“公平遊戲”,即是“鞅”。直到20世紀六七十年代,關于市場有效性的研究才迅速升溫,其中Kendall(1953)和Cootner(1964)通過做了大量的序列相關分析,發現股票價格序列服從随機遊走規律,即下一周的價格是在前一周的價格上加上一個随機數構成,這一發現爲有效市場理論奠定了基礎。Kendall的發現雖然是EMH的一個突破性的進展,但他并沒有對這些假設做出非常合理的經濟學解釋。随後Samuelson(1965)和Mandelbrot(1966)在認真研究過随機遊走模型後,才真正揭示出了EMH期望收益中的真正經濟學含義。
有效市場理論的三種形态與檢驗
在Fama(1970)有效市場假說的基礎上,Geweke和Feige(1979)進一步劃分了半強式以及弱式有效市場,并根據投資者可獲得的信息種類将市場分爲三種類型:
1、弱式有效市場
在此類市場中,資産當前價格包含了所有曆史價格信息,市場上的交易者通過任何方法分析過去的曆史信息并制定投資策略,都不可能獲取超額利潤。
2、半強式有效市場
在此類市場中,資産當前價格已經反映了所有的公開信息,任何交易者都不可能利用過去的價格信息或者任何公開信息獲取超額利潤。
3、強式有效市場
在此類市場中,資産當前價格已經反映了所有可得到的信息,這裏所說的信息包括所有公開信息、私人信息以及内部信息。
根據有效市場的類型,檢驗市場有效性的方法可以劃分爲三種:第一,弱式檢驗,即檢驗曆史的收益對于未來收益的預測能力,信息所包含的僅僅是曆史價格信息;第二,半強式檢驗,即檢驗資産價格對于公開信息的反映速度,依據新消息的發布能否快速影響資産價格的變化,以判斷市場的半強式有效性;第三,強式檢驗,即指在半強式有效市場上,需要通過更加間接的方法來判定。
上文對外彙市場有效性做了一個基礎性的介紹,我們知道了外彙市場有效性包含三個方面的内容,也希望這篇文章能給外彙投資者帶來幫助。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