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1x
香港:获取中
  • 紐約:2025-04-07 14:21:24
  • 倫敦:2025-04-07 19:21:24
  • 東京:2025-04-08 04:21:24
  • 悉尼:2025-04-08 05:21:24
  • 香港:2025-04-08 03:21:24
  • 新加坡:2025-04-08 03:21:24
首頁> 資訊> 行業分析 >正文

軍工行業基本概況:軍工頭部企業有望進一步集中,民參軍迎來新機遇

Investor 2022-09-21 17:48:02 關注
“十四五”軍工黃金時代序幕拉開,軍工行業正迎來一個高景氣增長的新時期和大時代,同時注冊制的推行,上市門檻顯著降低,衆多軍工企業加速證券化。在武器裝備強有力的需求增量下,各領域、各産業鏈也不斷湧現出一系列優質軍工上市公司。

軍工上市企業逐漸增多

“十四五”軍工黃金時代序幕拉開,軍工行業正迎來一個高景氣增長的新時期和大時代,同時注冊制的推行,上市門檻顯著降低,衆多軍工企業加速證券化。在武器裝備強有力的需求增量下,各領域、各産業鏈也不斷湧現出一系列優質軍工上市公司。

廣義的軍工上市公司(數量240家)包含了53家軍工集團下屬非軍工主業公司,本文讨論分析的軍工上市公司主要爲軍工主業上市公司(187家),其中軍工集團軍工上市公司47家,其他國企類軍工上市公司28家,民參軍上市公司112家。

據統計,軍工上市企業近三年來以每年16家的平均速度增長,注冊制的推行也提高軍工企業IPO上市的速度。

就市值來看,軍工上市公司總市值在不斷上升,2012年爲3523億元,占A股總市值比重僅爲1.54%,但截至今年8月底已經達到了3.07萬億,比重提升到了4.07%。

軍工企業集群效應明顯,北京、四川、廣東、陝西及長三角地區比重較大

從軍工上市公司地域分布來看,我國軍工上市公司在22個省市自治區均有分布,其中主要集中在五個地區,北京、四川省、廣東省、陝西省以及長三角地區(上海、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涉及上市公司數量139家,占比接近全國上市公司數量的75%,具有明顯的集群效應,形成了以這五大區域爲中心,輻射華北、西南、西北、華南和華東的産業布局,而西部地區雖擁有四川、陝西兩大軍工産業集群,但再往西部的青海、甘肅、新疆、西藏地區卻沒有軍工上市公司。

北京擁有81家院所,完全覆蓋十大軍工集團,占總院所數量的31.27%,主要以航天科工及航天科技所在院所爲主。

未來軍工上市公司地域分布仍将以這些軍工重陣區域集中分布(北京、四川、廣東、陝西、長三角),并且随着上市門檻的降低,這些地域相關産業鏈的公司的将不斷上市,集中度會進一步增加。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飛機C919的驗證交付,圍繞着長三角地區(以上海的中國商飛、中國航發商發爲核心)的民機産業鏈将迎來快速發展,2019年上海市和航空工業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航機載系統有限公司“三中心一總部”規劃于上海落戶,未來将成爲中國民機産業生态的發展前哨,進一步推進“長三角航空機載系統産業集群”的形成。

産業鏈分布也具有地域特點,以配套爲主

從軍工上市公司産業鏈分布來看,可以分爲總裝、分系統、軍工電子、材料、零部件加工和軍工通信六大類,其中軍工電子擁有65家上市公司,以35%的占比位于首位,總裝類軍工上市公司數量最少,僅有16家,占比9%。

收入、利潤規模有望提升,且頭部集中

從軍工上市公司收入(2021年)分布來看,收入在300億元以上的公司共有6家,分别是中國船舶、中國重工、楚江新材、航發動力、中航沈飛以及中航西飛,大部分爲主機廠。軍工上市公司收入主要集中在10億元以下,占比爲43%。2017年以來,軍工上市公司收入集中度(CR10%)不斷增長,由2017年的53.65%增加到2022H1 的58.22%,10%數量的公司收入規模占比近60%。

從軍工上市公司歸母淨利潤(2021年)分布來看,歸母淨利潤在10億元以上的公司共有7家,分别是中航光電、紫光國微、中航沈飛、振華科技、中航機電、航發動力以及高德紅外。軍工上市公司淨利潤主要集中在1-5億元之間,占比爲39%。從軍工上市公司淨利潤集中度(CR10%)來看,基本維持在40%以上,2022H1淨利潤集中度(CR10%)爲48%。

軍工集團資産證券化加速

目前我國軍工集團資産證券化率較以往得到了大幅提升,從2010年的21.89%到2021年已提升至47.59%,但從全球來看,國外軍工企業資産證券化率爲70%到80%,國内的軍工資産證券化仍然屬于較低水平,大幅低于國外成熟軍工企業。

民參軍企業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民參軍上市企業數量進一步增多,由2016年的26家上升至目前的112家,占比由39%上升至60%。市場份額占比進一步擴大,營業收入由2016年的432億元上升至2021年的1446億元,占比由11.90%上升至20.94%;歸母淨利潤由2016年的34 億元上升至2021年的158億元,占比由28.99%上升至33.67%。

基于對軍工行業“十四五”的樂觀預期,民參軍上市公司發展迅速,但同時普遍有“擴張從動”。

【免責聲明】123财經導航所發布的信息内容僅供交易投資者參考,并不構成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網站上部分信息内容及圖片來自于網絡/注冊作者/投稿人,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您與我們聯系關閉,郵箱:938123@qq.com。
hhhhhhh
热门评论
最新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第三方賬号登錄
  • *站點:
  • *網址:
  • 類型:
  • 聯系方式:
  • 簡介:

  • RRH123歡迎您的加入!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
  • *類型:
  • *問題:
  • 圖片說明:
  • 聯系方式:

  • RRH123感謝您的反饋!如有問題請添加咨詢管理員【微信号:93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