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董事總經理RaviMenon表明,新加坡想要成爲全球加密中心,但并不鼓勵加密交易與投機。 MAS尋求将新加坡發展爲一個創新、負責任的數字資産網絡,并多次警告,鑒于加密貨币的波動性和投機性,加密交易"風險很高,并不适合普通大衆"。 加密監管日趨嚴苛 2022年,全球加密市場動蕩,許多加密公司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有些公司不得不申請破産保護,其中位于...

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董事總經理Ravi Menon表明,新加坡想要成爲全球加密中心,但并不鼓勵加密交易與投機。
MAS尋求将新加坡發展爲一個創新、負責任的數字資産網絡,并多次警告,鑒于加密貨币的波動性和投機性,加密交易”風險很高,并不适合普通大衆”。
加密監管日趨嚴苛
2022年,全球加密市場動蕩,許多加密公司陷入水深火熱之中,有些公司不得不申請破産保護,其中位于新加坡的公司就有3家:Hodlnaut、Zipmex和Vauld。爲了解決零售客戶财力不足、無法承受巨額損失的擔憂,MAS一直在加強對加密行業的監管。
設置更高“門檻”
新加坡現在要求僅在海外開展業務的虛拟資産服務提供商要取得當地經營許可。而此前,總部位于新加坡但不爲該國客戶提供服務的公司不受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法的約束。
MAS将要求客戶資産與加密公司的自有資産分開,以盡量降低客戶資産遭受損失或被濫用的風險,并将要求加密公司任命一名獨立托管機構來持有客戶資産。
該監管機構認爲,加密貨币的價格極端不穩定,并不适合作爲交易媒介,而穩定币可以,前提是受到良好監管。MAS将要求流通價值逾500萬新加坡元的單一貨币挂鈎穩定币的發行商持有大型支付機構牌照,而不超過該規模門檻的發行商則需獲得标準支付機構牌照。
MAS建議單一貨币挂鈎穩定币發行商需持有儲備資産來支持發行,而儲備資産隻能以現金、現金等價物或剩餘期限不超過3個月的債務證券的形式持有,并且以與挂鈎貨币相同的貨币計價。
此外,該監管機構将針對單一貨币挂鈎穩定币發行商設定最低基本資本要求爲100萬新加坡元,或他們年度運營費用的50%。該國還将隻允許發行與新加坡元或十國集團貨币挂鈎的單一貨币挂鈎穩定币。
限制零售加密交易
MAS計劃禁止對散戶使用杠杆和信貸工具,并要求加密公司對零售客戶的金融知識進行測試。今年年初,它已經發布了指導方針,禁止加密公司在公共場所宣傳鼓勵普通大衆參與加密交易的服務。
擁抱區塊鏈技術
新加坡認爲,數字資産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有可能改變資本市場。自中國對加密行業實施全面打擊以來,新加坡備受加密公司青睐。此外,Finder Cryptocurrency Adoption Index數據顯示,該國有21.9%的人擁有加密資産,在全球加密貨币擁有量排行榜上排名第四。
盡管市場不穩定,全球許多加密公司正在将他們的足迹延伸到新加坡。最近,Blockchain.com、Coinbase和Paxos獲得了在該國提供數字支付服務的批準。這使得獲準在新加坡運營的加密公司總數達到18家,目前在等待名單上的大約還有200家。此外,Crypto.com、Circle和Hashkey等公司近日已獲得MAS的
原則性批準。
異議
對于新加坡引入更嚴格的加密法規,
XTB中東和北非高級市場分析師Farah Mourad認爲此舉具有前瞻性,雖然這可能會使新加坡在加密生态系統領域的發展放緩,但有助于該國發展成一個更加可持續的加密中心。
美國加密交易所Coinbase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Brian Armstrong則對新加坡的加密法規表示不滿,抱怨該國發展成爲Web3中心的雄心與其限制零售加密交易和自我托管錢包的計劃是不兼容的。Coinbase上個月剛獲得在新加坡提供支付服務的許可。
“我希望看到新加坡支持零售加密交易和自我托管錢包,”Armstrong補充道。
而MAS首席金融技術官Sopnendu Mohanty指出,如今的零售投資者“并不了解他們所面臨的加密交易風險到底有多高”。
“我們相信Web 3.0是未來發展趨勢,我們要做的是确保能夠在這個網絡上進行交易的資産和貨币是安全的。隻要是往這樣的方向發展,我們就對此沒有異議,”Mohanty補充道。
結語
新加坡是全球頂級金融中心之一,就人均G
DP而言,該國是世界第四大經濟體。此外,根據Chainalysis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底,流入新加坡的加密資産價值約達1000億美元,超過了其強大的競争對手香港,流入後者的資産總值爲740億美元。
今年一連串的加密公司“暴雷”事件讓人們更加意識到監管的重要性,這對發展可持續的加密生态系統具有深遠而重大的影響。因此,新加坡近段時間來對加密行業引入更嚴格、審慎的監管規定,加上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可能會促使該國在全球加密中心版圖中占據重要一席之地。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