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0年成立後幾十年裏,以沙特作爲核心力量的OPEC成員國逐漸從美國跨國公司手中奪回了資源控制權,OPEC的目标也從奪回石油主權,變成了最大化石油主權利益。
不過OPEC近年來遇到了新的嚴峻挑戰:美國頁岩油産量的激增颠覆了全球原油供需格局,2014年的油價暴跌則成爲該組織“衰敗”的開始,卡塔爾、厄瓜多爾先後退出OPEC的舉動則成爲成員國之間“貌合神離”的标志性事件。爲了維系國際市場影響力,OPEC在2016年引入了俄羅斯等衆多新成員加入,擴充爲現今頻繁現身于國際市場的OPEC+。當前,OPEC+由13個原OPEC成員國和其他11個非OPEC成員國組成。OPEC也會在每月中旬左右發布市場月報,市場最爲關注的同樣是供需數據統計和未來前景的預期。
而除了月報之外,另一需特别關注的事件就是OPEC會議。該會議決定了OPEC成員國在未來的一個周期到底是減産還是增産,對于原油價格的長期走勢具有重要前瞻意義。例如,2022年,國際油價在俄烏戰争爆發之前即大幅度上漲,在這背後,OPEC+集團增産千呼萬喚而不至,起到了明顯的推動作用。
OPEC會議的舉辦時間不固定,每年召開的次數也不盡相同,比如2020年全球宏觀經濟因新冠疫情出現劇烈變動,OPEC就舉辦了6次會議;2019年國際環境較爲穩定,OPEC隻舉辦了2次會議。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