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彙交易中,止損是保護自己的重要手段,就像汽車的刹車裝置,遇到突發情況時善于“刹車”,以确保安全。防止小錯誤鑄成大錯誤,甚至造成全軍覆沒,其最終目的是爲了保持實力,提高資金利用率和效率。“止損”無法規避風險,但可以避免更大的意外風險。怎樣設置一個止損位?以下方法可供參考:
均衡止損法:初始止損位設置于建倉後,原始止損位可以設置在距倉價5%-8%的位置。彙價上漲後買入,則将止損位移至建倉價,此爲您的盈虧平衡點位置,即平衡點止損位。根據這一點,投資者可以有效地建立一個“零風險”的體系,在任何時候都可以部分或全部套現獲利。均線止損系統建立後,下一步就是進行套現平倉。對沖平倉有很強的技術性,但沒有起到什麽平倉技術作用,随着彙價上漲,必須相應調整止損位置。簡言之,例如投資者在1.5000買入,最初的止損位設于1.4850元,買入後彙價如果一路下跌,可以在1.4850止損;若買入後彙價上漲,平衡的止損在1.5000附近,則清算外彙的跌破;若買入後價位繼續上升,則可立即調整止損位。如果外彙價格上漲到1.5100元,那麽止損位就會調整到1.5080元,價格會上升到1.5150元,止損位也會上升到1.5130元。
限時法:一般認爲空間止損是不考慮時間因素的。如果價格跌到某個事先設定好的價格,斬倉出局,這是空間止損。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通過犧牲時間來等待大行情,缺點是,在經過長時間的等待之後,往往是不得已才止損,既耽誤了時間,又損失了金錢。要做到這一點,需要時間止損。限時是指根據交易周期設計的限時技術,例如,若我們對某貨币的限時周期預期爲5天,買入後在買價一線徘徊超過5天,則應在随後的第二天堅決出倉。以空檔止損來看,價格也許還沒有到達止損位置,但持單時間已經跨越了時間的界限,爲了不擴大時間上的損失,此時不妨先出局。
科技止損法:在關鍵科技位設置止損單,可避免損失進一步擴大。在技術限制中沒有固定的模式。一般情況下,采用技術止損法,無非是賭小虧大盈而已。它的主要指标是:1。重要均線跌破;2。趨勢線的切線跌破;3。肩頂,雙頂或圓弧頂等頭部形狀的頸線位跌破;4。上升通道的下軌跌破;5。在靠近缺口的地方跌破。比如,在下軌對上升通道進行買入後,等待上升趨勢結束再平倉,并将止損位設置在重要移動線附近。另外,市場在進入盤整階段後,通常會出現一個收斂的三角格局,價格與中期均線(一般是10-20日線)的偏離幅度會逐漸減小。在中期均線上,一旦價格被異常放大,這就意味着盤局已經結束。此時此刻,價格若下跌,則應果斷離場。
限制的必要性
波動性和不可預見性是市場最基本的特征,是市場存在的基礎,也是造成交易風險的原因,是不可改變的特征。永遠不存在交易的确定性,所有的分析預測僅僅是一種可能性,在此基礎上進行的交易自然是不确定的,不确定行爲必須有措施控制其風險的擴大,這樣才會産生止損。
止損是人在交易過程中自然産生而非刻意制造的,是投資者保護自己的一種本能反應,而市場的不确定性又使止損成爲必要,具有重要意義。成功的投資者可能會有不同的交易方式,但止損是保證他們獲得成功的共同特征。索羅斯說,世界上投資本身沒有風險,隻有投資失控才會有風險。學習止損,永遠不要和虧損談心。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