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張網傳的中行“原油寶”客戶截圖可以看出,投資2777萬元多頭合約,因爲原油期貨05合約價格跌至-37.63美元,導緻虧損7301萬元,相當于投資2777萬元虧光不說,還要倒欠銀行4524萬元。
4月22日,中行回應來了,“原油寶”産品的美國原油合約将參考CME官方結算價37.63美元進行結算或移倉。根據業内人士估計,中國銀行“原油寶”客戶虧損預計在300億元。
中行“甩鍋”式的回應讓人非常生氣,明明是中行的不正規操作導緻了客戶巨額虧損,憑什麽讓客戶買單?
也有律師認爲,中行并未履行應盡義務,其風控存在嚴重不合規問題,其對金融判斷的能力及系統也無法達到應有标準,投資者可起訴要求中行承擔移倉時間節點後所遭受的全部賬面損失。
我要三問中行:
1、在上周日之前,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均已完成了“移倉”的動作,也就是在4月20日之前他們在2005合約上已經基本沒有頭寸。避免了損失,中行你怎麽不提前移倉?
2、4月21日淩晨2時-3時的分鍾線圖,價格曆史性地從正值開始跌破0轉爲負,是在北京時間淩晨2點08分産生的,接下來在僅僅20分鍾的時間内,一直跌到了淩晨2點29分最低點-40.32美元。結算價究竟按照銀行客戶22:00凍結客戶時的價格計算還是按照WTI原油當天的結算價結算?若按照後者,那麽在22:00凍結客戶資産的意義是什麽?
3、中國銀行在公告中回應:“對于原油寶産品,市場價格不爲負值時,多頭頭寸不會觸發強制平倉。”
“負油價”雖然罕見,但并非毫無征兆,交易所似乎對此早有準備——CME此前已着手對軟件重新編程。
4月15日,CME發布公告稱已做好應對負價格的準備,如果出現零或者負價格,所有交易和清算系統可正常運行。
中行沒有預計到原油跌倒負值導緻系統無法正常交易,爲什麽要客戶賠錢買單?
網上流傳的說法和評論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