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史上最另類、狂妄的總統——特朗普即将離開白宮。美國主流聲音和國際社會的聚焦點都已轉移到1月20日的拜登就職典禮。特朗普出席與否無損拜登的臉面,隻是給特朗普的遮羞布上多打個叉。
特朗普即将搬離白宮,但無法一走了之,美國對他的反思和清算才剛剛開始。無論特朗普最終能否逃脫美國新一屆參議院對他的彈劾,他都會因爲給美國帶來的分裂和混亂,而被釘在曆史的恥辱柱上。如果特朗普在大選結果明朗後,特别在任期最後的日子裏有所收斂,或許他會收獲些許同情和支持,不至于陷入如今四面楚歌、孤家寡人的境地。樹倒猢狲散,牆倒衆人推,垂死掙紮的暴力煽動,讓特朗普硬生生斷了自己的後路。
(圖片說明:1月13日,國民警衛隊隊員在美國華盛頓國會大廈外警戒。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1月12日,美國衆議院司法委員會委員、民主黨人大衛·西西萊恩在《紐約時報》發表評論稱,自特朗普11月大選慘敗以來,他抛出了大量謊言和毫無根據的欺詐陰謀論,企圖讓他的支持者們産生錯覺,認爲他的選舉被偷走了。各種正當和不正當的追索權都用盡了,他又煽動了一場叛亂,對抗政府和他發誓維護的憲法。“從安德魯·傑克遜到理查德·尼克松,我們見過總統濫用權力,但從未見過一位美國總統在我們民主的堡壘上煽動暴民,不顧一切地試圖保住自己的權力”。“如果不對這場可怕叛亂的罪魁禍首實施懲罰,我們國家的分裂就無法愈合”。
西西萊恩等人隻指出了特朗普在美國國内的胡作非爲,其實特朗普在國際上的所作所爲更加惡劣,影響也更壞。美國國務卿蓬佩奧既是特朗普的鷹派幕僚,也是特朗普國際瘋狂主義、極端主義和迫害主義的主要推波助瀾者。特朗普執政的最後時刻,蓬佩奧爲了自己的政治利益和野心,仍在繼續作惡,但其窮途末路已處處碰壁。
美國國務院曾宣布蓬佩奧于1月13日訪問歐洲國家和北約總部,以所謂的“告别之旅”作最後拉攏,但出訪前一日突然宣布取消行程。原因竟然是歐洲國家和北約領導人都不願再浪費時間接待此人。美國的國務卿尴尬至此,足以表明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政策和蓬佩奧的外交行動全面失敗,這是美國繼二戰以來從未受到過的外交冷遇。時移世易,美國作爲世界超級大國,其勢過頂回落已是不争的事實。這不僅僅是實力的問題,更取決于美國的國際聲譽、外交道德、行爲動機等。
特朗普執政僅四年,但對美國外交和全球事務的破壞力卻相當深遠。特朗普和蓬佩奧之流,錯把國家當企業,錯把政壇當市場,持強淩弱,一意孤行,肆無忌憚,用過時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霸淩天下。世界潮流浩浩蕩蕩,各國謀求獨立自主和互利合作之願勢不可擋,特朗普錯判了形勢,錯布了局勢,錯打了主意,錯錯錯。
特朗普的全球戰略和外交政策可以歸納爲“六宗罪”:一是無視世界大局與時代潮流,大肆宣揚和頑固奉行“美國優先”單邊主義,絕對謀求自身利益;二是無視世界各國甚至美國盟友的利益和情感,瘋狂推行強權霸淩極端主義;三是不講信譽道德,在國際上不斷退群毀約,并試圖邊緣化和弱化聯合國等國際組織,實行野蠻孤立主義;四是不顧全球治理面臨的緊迫問題和人類社會面臨的疫情、氣候變化等重大危機問題,把自身經濟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奉行赤裸裸的資本主義和逐利主義;五是無視國際傳統、外交禮儀和基本規矩,甚至打破自己所強調的國際經貿與市場競争規則,四處揮舞制裁大棒,奉行明目張膽的強盜主義;六是冷戰思維,拉幫結派,黨同伐異,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安全和地緣政治安全中奉行嚴重的挑撥分裂主義。
(資料圖片:美國總統特朗普。新華社圖)
在當今世界正在發生百年未遇之大變局的新形勢新格局下,特朗普當局的種種外交惡行注定行不通。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博爾頓的曾透露,特朗普在前往芬蘭首都赫爾辛基會晤俄羅斯總統普京的飛機上,竟然不知芬蘭在哪。這樣的美國總統,除了賭徒式的交易思維手段和欺詐叫牌出牌的方式外,何談全球視野、國别知識和國際戰略。
回顧特朗普執政的四年,美國外交乏善可陳。特朗普不多的出訪,也主要在謀劃自己的政治利益,盤算着如何競選連任。甚至在曆史和現實矛盾錯綜複雜,政治與宗教、種族、文化沖突交織的中東地區,在極其敏感的巴以沖突裏,特朗普盤算的還是美國經濟利益;将經濟利益作爲解決沖突的主要考量和手段,導緻中東局勢更加複雜,巴以沖突更加激化。
對于聯合國和其他重要的國際活動,特朗普大多不感興趣,不是拒絕參加,不安心出席,就是幹脆去攪局,或者不分場合,大肆自吹自擂。這個混世魔王般的“壞小子”,從哪個方面講,都不像是世界頭号大國的總統。
向來穩定的西方七國(G7)峰會,去年輪到美國做輪值主席國,居然視頻連線的峰會都沒能開成。美國媒體嘲笑說,如果特朗普下野之後,按其去年打賭的說法,連任輸了就到别國尋求居住,那他恐怕無處安身。大國不歡迎,小國不接納;東方不歡迎,西方盟國也會拒絕。就連特聘大學教授的邀約,也輪不上這個不學無術的商賈總統。有媒體嘲笑說,也許比較适合特朗普的,隻有高爾夫球場和賭場。
客觀說,特朗普上台時握得一手外交好牌,盡管他已表現出另類,但國際社會對他仍不無期待。聰明反被聰明誤的事,特朗普幹得太多了,輸就輸在其心術、人品和道德。
美國不少輿論認爲,再次對特朗普總統“彈劾審判将進一步分裂我們的國家,進一步激怒特朗普的支持者。但事實是,我們别無選擇”。到了最後關頭,就連一直爲特朗普鼓與呼的政治盟友甚至其子女,也保持了沉默。曾經躊躇滿志的特朗普4年總統當下來,把美國國際關系和外交層面搞成一地雞毛。
在美國的後院拉美地區,特朗普政府對委内瑞拉總統馬杜羅恨之入骨,一次次公開發誓要把其拉下政壇。特朗普政府從政治、經濟、金融、貨币、貿易和能源甚至軍事、安全等各方面,極限施壓馬杜羅,但馬杜羅總統不僅穩住了政權,而且其執政地位越來越穩固。
在中東地區,特朗普上台伊始就單方面宣布取消伊核全面協議,對伊朗實施極限制裁,但特朗普不僅沒有搞倒伊朗,相反伊朗态度更加強硬,對特朗普後來一次次發出的對話呼籲不予理睬。在特朗普即将下台之際,伊朗故意公開其地下武器庫,展示了大批先進導彈。
(資料圖片:2018年5月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将退出伊核協議。新華社發)
在朝鮮半島,特朗普雖然與朝鮮最高領導人會晤了三次,制造了世界轟動,但美朝關系并無進展改善,相反讓朝鮮進一步看清了特朗普和美國的對朝真面目和本質。在國際視野中,朝鮮得分了,華盛頓卻失分了。最近朝鮮舉行盛大閱兵式,展示了朝鮮新研發的潛射導彈,并公開表示朝鮮的洲際導彈射程更遠,精準度更高。美國輿論說這是平壤在給特朗普發出下台信号。
在特朗普自以爲擅長的經貿領域,美國與包括中國在内的世界多國經貿關系惡化,特朗普不僅未能扭轉美國的貿易逆差,相反不斷擴大。美國的大企業和大投資都沒有如特朗普所願和所逼撤回美國本土,相反加大了海外投資。特朗普頻頻發起貿易戰,受損的卻主要是美國自身和廣大消費者。
在與歐洲關系方面,由于特朗普的一次次嘲笑、挖苦和威脅、打壓,美國與這些盟國的關系普遍冷淡,甚至明顯疏遠和惡化了。美國CNN近日分析稱,“歐洲已失去了對美國信任的想法”,在特朗普執政期間,歐洲明顯感到了白宮的不可預測性和美國官僚機構的内部耗損。“美國在歐洲防務、安全和其他全球優先事項上的影響力已經減弱”,“歐洲外交官員們堅定認爲,朝着獨立的國防政策和國際戰略自主的方向發展不會放緩”。因特朗普在美國駐軍等問題上漫天要價,日韓對美國也是抱怨日深。就連鐵杆盟友英國,也覺得美國越來越不可靠。這些國家領導人在特朗普堅決拒絕大選結果的情況下就早早祝賀拜登當選,實際已明确表示了對特朗普的不滿和抛棄。
至于美國與中國和俄羅斯等大國的關系,在特朗普任上更是急劇惡化。特朗普當局企圖全面圍堵打壓中國,肆無忌憚地挑釁攻擊,及至最後時刻都繼續連連出牌。然而,中國巍然屹立,國際上更受歡迎,國内更加團結穩定,中國人進一步看清了美國。
别了,特朗普!美國大多數選民選擇了拜登,世界輿論對特朗普不歡迎,離開了白宮的特朗普将與世界越來越遠,他的影響和流毒尚在,但終究不會得逞!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