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召开第七次人口调查新闻发布会,公布我国的人口数量和结构相关数据: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分别上升1.35个百分点、下降6.79个百分点、上升5.44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上升14.21个百分点。我们主要从人口数量、人口结构、政策预期和相关影响四个角度做出解读:
总人口数量增速进一步放缓。中国人口数量依然正增长,但增速逐步下滑的趋势比较明显。根据Wind公布数据,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已经达峰开始转向下降,人口死亡数量逐步上升,按照当前趋势测算,预计中国将在2023年左右开始出现人口负增长。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从人口年龄结构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比提升速度明显加快。从Wind数据来看,60岁以上人口占比的年度升幅从2010-2011年的0.2个百分点,升至2018-2021年的0.7个百分点。我们预计,随着平均预期寿命的提升和总人口增速的下降,该比例升幅可能进一步加快。
人口分布更加集聚。我国的人口集聚方向表现在城镇化比例上升和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比例上升两个方面。一方面,城镇人口占比上升14.21个百分点至63.89%,表明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加速推进;另一方面,东部地区人口所占比重上升2.15个百分点,中部地区下降0.79个百分点,西部地区上升0.22个百分点,东北地区下降1.20个百分点,表明人口向经济发达区域集聚。
人口素质提高。我国的人口受教育程度提高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学文化人口比例提升(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二是平均受教育年限拉长(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三是文盲率下降(文盲率由4.08%下降为2.67%)。
人口政策将全面转向鼓励生育。本次人口调查的结果印证了我国人口数量达峰时点提前、人口老龄化加速、居民生育意愿下降、人口更加集聚等问题,预计后续鼓励生育的政策将加码、养老保障措施将加快落地、区域平衡发展政策更加重要。此外,人口分布的不平衡也加剧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人口结构的不平衡导致消费结构变化可能过快,这也需要在区域发展、消费结构引导、社会保障政策方面做出应对。
对于消费、投资、地产等方面都将产生长期影响。从消费来看,老年人占比的大幅上升意味着养老、医疗、健康等相关领域的消费需求将逐步提升,人口素质的提高意味着消费结构将向中高端领域转换。从投资来看,人口素质的提升结合经济结构转型,意味着制造业中下游、科技相关行业仍将存在一定的人口红利;区域人口流动加速,对部分基础设施投资需求形成支撑。从地产来看,随着人口达峰时间窗口临近,整体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期”基本已经确定过去,地产行业结构性分化的特征将更加明显;人口依然净流入的地区,房地产刚性需求仍存在支撑;人口流出压力较大的地区,房地产需求和房价的下行风险较大。
风险提示:鼓励生育政策力度不够、人口下降速度过快、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