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I超预期上行,上中、下游行业分化愈加凸显;后续涨价动能或有所衰减
PPI同比超预期上涨,生产资料加速上涨、生活资料仍处温和低位。4月,PPI同比6.8%、涨幅扩大2.4个百分点,环比涨幅收窄0.7个百分点。分大类来看,生产资料加速上行、涨幅扩大3.3个百分点至9.1%、创2017年二季度以来新高,主因采掘贡献、而加工工业涨幅相对较小。相较之下,生活资料同比相对温和,食品项拖累明显,但耐用消费品降幅收窄幅度较大,或受上游原材料涨价影响。
分行业环比来看,上中、下游行业价格分化进一步凸显。行业环比上涨多集中在上游,例如,黑色冶炼、黑色矿采和煤炭开采等行业环比涨幅均在2.2%以上,与海外需求加快修复、国内供给收缩预期下,大宗商品涨价密切相关;而环比下降的绝大多数为下游行业,以食品加工、汽车制造为典型。往后看,随着国内需求走弱、供给预期逐步消化,以国内定价为主的部分商品涨价动能可能出现衰减。
CPI非食品已有上游涨价传导痕迹、食品项延续回落,CPI年内上涨压力可控
PPI上游涨价向中下游传导在CPI非食品上已有所体现,而CPI食品项延续回落。4月,CPI同比0.9%、涨幅扩大0.5百分点,食品和非食品项分化延续。其中,非食品环比0.2%,除受到节假期间服务价格上涨影响外、受工业消费品涨价拉动明显,部分分项已有上游涨价传导痕迹,例如,CPI家用器具在PPI消费品带动下同比已由负转正至0.5%;食品环比下降2.4%,受猪肉、鲜果等拖累明显。
年内CPI超预期上涨的概率或相对较小,核心CPI回升节奏和幅度值得关注。供给修复下,猪价连续回落,决定年内CPI中枢抬升幅度或有限;供给等因素影响下,大宗商品涨价对部分耐用品价格等的影响已有体现,但上游原材料涨价直接影响的CPI分项权重占比低、影响有限。疫后就业、收支等尚未迟迟未恢复正常、压制消费,或使得核心CPI回升或仍以修复为主,后续演化仍需紧密跟踪。
结构性通胀并非政策核心矛盾;调结构、防风险下,流动性环境中短期难紧
供给驱动下的结构性通胀,并非货币流动性环境核心影响因素。供给端收缩预期的扰动,推动4月PPI超预期上行,但终端需求分化下,PPI上涨对CPI影响总体有限,更多表现为中上游行业对下游行业的利润挤压。而CPI的阶段性抬升,主因低基数、疫后线下消费活动修复等支撑,回升幅度或受到居民收入、消费意愿等压制。经验来看,结构性、阶段性通胀,较难成为掣肘货币政策的核心变量。
重申观点:政策重心重回调结构、防风险下,货币流动性环境中短期无需过虑。伴随通胀的阶段性抬升,信用环境已步入加速收缩的通道,债务偿付、再融资压力明显上升;信用违约等影响下,融资分层也逐步凸显。政策重心回归“调结构”、“防风险”下,流动性环境不具备趋势性收紧的基础,中短期不必过度担心。
风险提示:生猪供给不及预期、海外疫情超预期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