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摘要:
中國4月CPI同比上漲0.9%,符合預期,食品中,随着生豬生産持續恢複,加之消費需求有所回落,豬肉價格下降21.4%。非食品價格上漲1.3%,其中交通和通信行業成爲4月CPI的主要拉動項,背後原因在于國際油價的持續上漲及去年同期的超低基數。4月核心CPI同比上漲0.7%,今年以來核心CPI也出現了持續上行,一方面是基數的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居民消費能力的持續上升。
5月CPI同比會繼續上行。首先,随着中國經濟尤其是服務業的進一步複蘇及居民消費能力的不斷增強,核心通脹水平有望繼續修複。其次,4月數據顯示上遊工業品價格的上漲正在向下遊傳導,導緻CPI有一定上行壓力。再次,去年5月CPI快速下降,基數效應導緻今年5月CPI同比會較高。不過上遊原材料的大幅上漲隻有小部分傳導到了終端,加之目前豬肉價格持續下行,CPI雖将上行但壓力不會很大。
4月PPI同比上漲6.8%,預期6.5%,前值4.4%。由于當前供需端的共振以及基數效應的影響,有色金屬材料及電線類價格大幅上漲23.3%,黑色金屬材料類價格上漲20.2%,化工原料類價格上漲13.3%,燃料動力類價格上漲12.1%。
預計5月PPI同比也将繼續上行。首先,國際工業品原材料價格在4月出現新一輪上漲,考慮到價格傳導時滞,5月PPI将上漲更爲明顯。其次,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仍未結束,對PPI将造成持續壓力。再次,去年5月的基數下降也支持PPI同比繼續上行。
CPI和PPI均呈上行趨勢,貨币政策暫無必要過度反應,但需警惕下半年預期管理的變化。目前通脹的特點是輸入性的,上下遊傳導不充分,且經濟尚無過熱迹象,貨币政策過度收緊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如果下半年大宗商品價格仍居高不下,PPI超預期上行,或全球共振補庫存的帶動下中國經濟表現超出預期,則貨币政策的預期管理可能會出現變化,需關注相關風險。對于結構性通脹,應采取精準的應對政策,比如在特定情況下酌情考慮“碳中和”相關政策對原材料供給的影響,必要時擴張産能以解燃眉之急。此外允許人民币适當升值也是緩解輸入性通脹的較好方式。
風險提示:非洲豬瘟再度大規模爆發。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