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記者:
從最新數據看,外資持續增持中國債券資産,但持債規模增速有所回落。請問,您如何看待外資購債放緩?如何判斷下一步趨勢?謝謝。
2021-10-22 11:22:02
國家外彙管理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
謝謝你的提問。關于你的問題,我想通過幾組數據來回答并分享幾個觀點。根據外彙局統計,到今年9月末,外資持有境内債券規模是6176億美元,其中上半年外資淨增持規模是1018億美元,同比大幅增長71%。這個增長是在全球疫情背景下實現的。疫情的背景下,中國的經濟穩定恢複,外部流動性超寬松,這是特殊時期的一個特殊表現。
三季度以來,我們看到外資買債比上半年的高位确實有所回落,但跟2019年的同期對比,仍然增長7%。所以,在全球經濟逐步恢複以及大國貨币政策轉向的預期下,外資購買債券保持了一定的規模,而且向疫情前的常态回歸,我們覺得是一個正常的表現。從中長期來看,外資對于穩步配置人民币債券應該還是有興趣的,而且也将還是一個趨勢。對此我們想跟大家分享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中國債券市場規模比較大,而且外資占比比較低,未來有比較大的增長空間。中國債券市場餘額到9月末是128.1萬億人民币,這個規模排名在美國之後居全球第二位,可以看到我們的債券市場規模是很大的。境外投資者在我國債券市場占比是3.1%,比去年底上升了0.2個百分點,主要是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後,中國的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等高信用等級的債券資産逐漸受到全球投資者的青睐。從國際比較來看,中國的債券市場規模龐大、流動性好,但是外資占比仍舊比日本、韓國、巴西這樣的發達和新興經濟體要低。所以,我們覺得未來外資增配人民币債券還是有很大空間的,我們規模夠大、流動性夠好。
第二,境内債券收益率相對比較高,人民币币值也是穩定的,所以我們的債券市場有比較良好的投資價值。今年以來,中國的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3.0%上下窄幅波動,遠高于美國和歐盟等實施低利率甚至負利率的經濟體,表現出比較高的投資價值。未來中國實行常态化的貨币政策,債券收益率仍然會維持在合理适宜水平。同時主權信用風險相關指标顯示,我們的主權信用風險是低的,人民币币值是穩定的,這些都是投資價值的表現。所以我們認爲第二個支撐外資繼續增持境内人民币債券的優勢是債券收益率比較高,人民币币值穩定,具有比較好的投資價值。
第三,人民币債券在全球範圍内擁有比較獨立的資産收益表現,有助于投資者分散風險。由于國内外經濟周期差異,以及中國維持宏觀政策的獨立性,人民币資産和歐美國家資産在價格、收益狀況等方面相關性都比較低。在複雜多變的市場情況下,人民币債券有利于國際投資者降低投資組合的波動幅度,并且可以優化它的綜合收益,凸顯了中國人民币債券分散風險的配置意義。這是第三方面的優勢。
第四,中國的債券市場國際化水平持續提高,這也是吸引配置型資金流入很重要的原因。近年來,我國債券市場開放不斷推進,國際投資者對我國債券的認可度也在持續提高。截至目前,中國的國債已經納入全球三大主要指數。根據市場機構的估算,中國的資産在三大指數中的占比将在5%到10%之間,排在所納入的新興經濟體資産的首位。未來随着境内債券市場進一步穩步發展,各類債券産品不斷豐富,以及相關法律制度與國際市場不斷接軌,有望吸引更多被動型和主動型的配置資金流入。
對您剛才的提問,我們有上述幾個數據和觀點跟大家分享。當然,我們覺得主要發達經濟體的貨币政策調整是影響全球投資策略的一個比較重要的因素,在這一方面,我們還會不斷加強監測跟蹤,做好政策應對和預期引導,維護外彙市場穩定。我們也希望通過大家來給市場發出我們所觀測到的一些信号,和大家一起更好地判斷市場和做好投資組合,希望大家獲得更好的收益。謝謝。
2021-10-22 11:22:27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