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冠疫情期间严格封锁措施的结束,一些央行官员开始暗示撤走三个月前才推出的紧急刺激措施。
然而到目前为止,市场似乎认为这只是虚张声势而已。
为缓解疫情冲击,全球五大央行推出5万亿美元资产购买计划,已协助将全球股市推升至距离纪录高点不到10%的水平,而6月企业活动调查先行指标也证实,全球经济似乎即将复苏。 不过一些央行已经暗示,全力刺激不会永远持续下去,比如英国央行上周放慢了购买债券步伐,指因经济出现改善迹象。
然而市场对此几乎不予理睬,这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10年形成对比,当时任何有关刺激可能撤回的暗示都引发了“缩减恐慌”。 市场对英国央行说法的反应,仅限于英镑短暂劲升与公债价格下跌。
对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就抑制刺激以及政策工具适时先行退场的呼吁,市场也没有太大反应。 对于继续以目前速度持续购买资产,有不少理由让各家央行可能态度谨慎,最重要的莫过于易纲强调的债务“后遗症”的可能性。但投资者认为决策层只是在为政策调整做准备。
爱丁堡美盛(Legg Mason)分支企业Martin Currie投资策略主管Kim Catechis表示:“我的解读是央行在暗示‘别理所当然地懂我’。现在有些人听得懂,其他则不然,他们会说‘对我听到了,但我认为你只是在虚张声势’,” 他表示,投资者把央行比喻成救火队:“他们会待在现场,喷洒更多水...直到余烬全部扑灭为止。他们认为任务还没结束。”
中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周一上涨4个基点,此前中国央行维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不变;该收益率6月上涨14个基点。而沪综指 则是位于三个月高位。
挪威克朗和加元在两国央行发表相对鹰派的政策信号后仅小幅走坚,挪威央行甚至还概述了从2022年开始的升息路径。 不过市场反应不大,部分归因于几家主要央行: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美联储/FED)、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没有显示出偏离刺激路线的迹象。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上周誓言将继继续“把脚放在油门上”。
与之前的危机不同的是,各国政府还通过收入支持和基础设施计划,增加数万亿美元的刺激支出。 “当我想到全球两大央行:美联储和欧洲央行,他们似乎并不急于升息,”Unigestion的多资产投资经理Salman Baig表示,“所以我不太担心,至少现在不会。”
美联储上周资产负债表规模缩减至7.14万亿美元,自2月以来首次萎缩 ,针对商业银行的短期融资交易,降至九个月低位。但这是因为货币市场的资金紧张已经缓解,且其他央行从美联储购买的美元也在减少。
鉴于经济增长和市场形势的改善,一些政策调整可能是不可避免的。
“政策目前处于紧急拨号状态,而紧急状态显然不会是无限期的,”渣打首席欧洲分析师Sarah Hewin表示。 “他们说量化宽松已经就位,我们认为没有必要全力以赴。” 也可能是因为决策者对债务水平感到不安。
英国公共债务率最近超过100%。这就是国际清算银行(BIS)敦促央行采取行动使政策回归“新常态”的原因。 但几乎没有人预计政策将在短期内撤回。预计全球经济今年将萎缩6%,进一步的封锁措施也是一种风险。
过去也有一些这样的教训。欧洲央行2011年升息和美联储当年开始收缩资产负债表的行动,通常被指抑制了2008年后的复苏。 “应维持宽松政策并避免过早逆转,这是金融危机带来的重大教训之一,”Robeco的投资组合经理Jeroen Blokland称。 “只有出现结构性复苏,央行才会尝试取消部分刺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