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電證系統通過利用5G技術構建全新平台,将助力商業銀行交易銀行業務的數字化轉型,或将重構銀行對公金融服務體系。
目前人民銀行清算總中心依托全國銀行間大額支付網絡,上線了電子信用證信息交換系統(以下簡稱“電證系統”)。這是央行在出台《金融科技發展規劃(2019—2021年)》後,爲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打造的又一重要金融基礎設施。随着5G商用的推廣,電證系統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賦能作用将得以充分發揮,必将助力商業銀行交易銀行業務數字化轉型,并帶來業務架構、管理模式和商業邏輯的改變。
重塑交易銀行業務
5G較好地解決了各種場景的信息化應用問題。尤其是在以信用爲核心的交易銀行服務領域,5G或将重構整個交易銀行服務體系。這一變革,通過電證系統較好地解決了買方擔心付款後收不到合格貨物或服務、賣方擔心發貨或提供服務後收不到款項的結算問題,以及發貨前、發貨後融資與再融資問題。而這兩個問題,恰恰是交易銀行客戶普遍面臨的最主要的痛點。銀行應通過5G+電證系統建設,加快交易銀行服務的創新布局,使廣大企業能盡快成爲新機遇的受益者。
第一,要充分認識到科學技術的進步一定會改變生産力。對于商業銀行交易銀行業務而言,5G使得傳統信用證結算從下訂單、開證、通知、交單、審單、承兌/付款,到福費廷融資及二級市場交易、應收賬款資産證券化等全流程,實現了線上化操作。同時,通過電證系統共享信息流,還提高了信息利用和資金交易效率。
第二,5G帶來的實時交互能力和萬物互聯能力,加快了商業銀行交易銀行業務創新,通過将與信用證相關的貨物流及倉儲、服務交付等情況,實時集成到信用證交易流程的相關節點,使得商業銀行交易銀行業務最爲關注的風險控制、貿易背景真實性等問題迎刃而解。
第三,5G作爲促進連接的技術,能最大限度地實現人、計算機、物的互聯互通。在這種強大的連接中,信息得以高速的傳遞,社會資源也能得到高效配置。對商業銀行交易銀行業務而言,通過電證系統可爲買賣雙方提供便捷的信用證結算,既可解決相互信任的問題,又可實現信用證産生的應收賬款融資,高效對接市場上的資金供給方,降低融資成本。
交易銀行業務新方向
|方向一:平台化
5G技術将極大地推動傳統商業模式的轉型。而要發揮5G+電證系統對促進經濟發展的倍增器賦能作用,則有賴于商業銀行交易銀行服務建立開放化平台進行傳導,即在交易銀行業務中實行全流程線上化、供給與需求對接實時化、關聯方加入開源化的運營方式。具體可從建設基礎業務處理、福費廷交易市場、資産證券化(ABS)三個子平台入手,最終通過“電證系統”集成在一個共享的大開放平台上。
一是基礎業務處理平台。基該平台作爲交易銀行服務與電證系統的底層基礎,主要用于全流程電子化處理銀企、銀銀間的信用證申請、開立、通知、交單、承兌、付款、融資等基本業務操作;同時,連接工商、稅務、征信等政府機構,以及物流、倉儲、保險等機構,實時核實當事人資信和貿易背景真實性,使信用證基礎交易實現數字化、可視化。
二是福費廷交易市場平台。福費廷是遠期信用證最主要的融資方式,且融資具有無追索權、再融資靈活等特點,對提高企業資金周轉、優化财務報表、降低融資成本等具有獨特優勢。在商業銀行交易銀行業務中,福費廷正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商業銀行可通過交易銀行服務與電證系統,共同打造國内信用證福費廷交易一、二級市場,将福費廷業務辦理一級市場和資産交易二級市場打通并集成在一個平台上,同時直接對接銀行間市場和交易所市場。這将有利于促進利率市場化,提高資金與資産的對接效率。
三是資産證券化平台。國内信用證項下應收賬款債權資産證券化,具有貿易背景真實、未來還款具有确定性且有銀行信用作保證等優勢,是資産證券化市場較好的标的資産,也是近年來商業銀行交易銀行業務創新的熱點。通過商業銀行交易銀行服務與電證系統,共同打造國内信用證項下應收賬款債權資産證券化平台,将資産轉讓方、未來付款确認方(開證行)、券商、律所、會計事務所、評級機構等集成在一個平台上,實時處理,并直接對接交易所市場和銀行間市場,将使得過去資産證券化複雜的流程更趨簡單化,提高企業直接融資的便利性,讓資金與資産進行市場化對接。
|方向二:垂直化
5G在推動傳統商業模式轉型的同時,也将催生各種新的商業模式,爲社會提供集成化的服務體系。對交易銀行服務而言,有了電證系統這一基礎,通過圍繞信用證這一對公結算與融資工具進行垂直化深耕,将可創造出更多全新的跨機構、跨地域、跨市場、跨業态的商業模式。
一方面是服務垂直化。未來5G萬物互聯時代,更需垂直化、精細化、專業化服務。對交易銀行服務的各參與方而言,無論是信用證開證行、交單行,還是福費廷包買行、轉讓行、資産管理機構等,所提供的服務均應具有清晰的業務邊界且需高度模塊化。每個參與方應按各自角色開展不同的垂直化服務,既分而治之、相互獨立,又相互進行數據通信、互爲利益共同體。尤其是5G時代帶來的越來越多的機構、機器和設備的互聯,将使電證系統連接起來的整個信用證交易網絡的協同效應更加明顯,各參與方提供的垂直服務變得簡單高效。對于未來物理網點減少或可能不設網點的商業銀行而言,圍繞信用證提供垂直化細分市場的線上交易銀行服務,顯得尤爲重要。
另一方面是渠道垂直化。交易銀行服務通過電證系統爲信用證交易提供專屬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整合信用證交易的全産業鏈,爲信用證交易各參與方提供專屬垂直化服務渠道,通過整合信息流、資金流、貨物流,實現銀行、保險、資管及銀行間市場、交易所市場服務渠道的垂直化。一是通過對交易銀行服務提供方資質進行嚴格審查,把好服務提供方準入關;二是通過統一規範操作規則與流程,把好服務品質關;三是依托電證系統統一規範各相關參與方系統接口,把好系統對接關。
|方向三:移動化
以信用證爲代表的交易銀行服務的移動化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實現技術層面的物理融合,更重要的是要實現信用證處理、福費廷辦理及二級市場交易、應收賬款ABS等業務處理相關的數據、參與方、貨物或服務等依托網絡進行全面連接。
第一,全面移動化作爲交易銀行服務未來的必然選擇,各參與方需要進行觀念更新、業務流程調整,進而實現系統架構的調整。
第二,同目前支付寶、微信等實現全天候服務一樣,未來交易銀行服務提供7×24小時服務,将成爲全面移動化的重要内容。
第三,面向5G構建的全新交易銀行生态,不僅要在形式上實現移動化,更重要的是要在業務理念、服務内容等方面進行融合創新,促進商業模式的變革。
抓住信用建設關鍵點
5G時代促進了社會信用信息共享,能最大限度發揮信用信息的應用價值,有利于加大對守信企業的融資支持力度,從而提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2019年9月,國家發展改革委、銀保監會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入開展“信易貸”支持中小微企業融資的通知》。國内信用證可以說是落實“信易貸”最有力的抓手。其提供的結算與融資等金融服務,對于規範金融市場秩序、加強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擴大信用記錄覆蓋面、強化金融業對守信者的激勵作用和對失信者的約束作用,具有天然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依托交易銀行服務底層基礎電證系統,推進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的建設。可通過整合信用證相關的工商、稅務、征信、司法、物流等社會各相關方信用信息的交換和共享,“自上而下”打通部門間的“信息孤島”,完善信用信息的記錄、整合和應用,強化信用證相關的信用調查、風險評估、融資與再融資、信用保險等的推廣應用。
二是加強交易銀行服務相關金融機構的互聯互通。擴大信用報告的覆蓋範圍,通過建立健全企業客戶信用管理和交易信用評估,加強銀行、保險、證券、資管等金融機構之間信用信息系統的鏈接,及時發現規避信用證結算與融資領域的違約、欺詐行爲。
三是重點抓好以信用證爲代表的交易銀行服務,加大信用服務産品在社會治理和市場交易中的應用。信用證本身就是一種爲貿易結算提供的信用服務産品,能有效帶動信用證融資與再融資、信用保險、免擔保開證額度、應收賬款管理、信用報告查詢等信用服務業務的發展。
删除后无法恢复
删除后无法恢复